腦霧注意力測試 超過10分應就醫

「腦霧注意力測試」如果總分超過10分,可尋求神經醫學專業協助。圖/擷取自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

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3月13日僅8388人因「長新冠」症狀就醫,臺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推估,臺灣至少40萬人有長新冠,最近國際期刊發表「腦霧注意力測試」,民衆可根據這3道題目自我篩檢,若總分超過10分,就有腦霧,應尋求神經醫學專業協助。

陳秀熙指出,臺灣累計感染人數爲1016萬人,累計死亡人數爲1.7萬人。推估新冠肺炎及長新冠症狀損失,若以國內生產毛額GDP估算,整體損失爲1337億元,其中壽命損失佔1200億元,長新冠佔100億元,急性感染期佔37億元。

長新冠症狀多元,以「任一神經相關疾病」負擔最高,推估將額外造成16萬人的負擔,平均每1000人就增加70人有與神經系統相關的長新冠症狀,範圍涵蓋肌肉骨骼、心理健康、感覺失調、認知記憶、末梢神經、腦血管、發作性控制不良、錐體外症候羣等。

若分族羣看,陳秀熙指出,長新冠會造成失智長者的認知記憶功能再下降,女性長新冠長者則容易出現與大腦前額皮質相關的功能障礙,這也是焦慮、憂鬱等精神疾病的前身。兒童及青少年則會出現腦霧相關問題,如執行功能、注意力、記憶、語言等功能失調。

陳秀熙表示,長新冠造成的「腦霧」是一種神經系統認知障礙,嚴重認知障礙即所謂失智,需在輕症時及時治療。最近有研究發表「腦霧注意力測試」,只有3道題目,建議民衆可藉此進行自我檢視。如果總分超過10分,就很可能已經有腦霧。

陳秀熙研究團隊成員魏士翔指出,根據澳洲研究,整體新冠疫情造成的生命損失與慢性腎臟病相當,其中長新冠就佔一成。美國研究顯示,2022年6月至7月間,18至64歲成年人,約25%個案的長新冠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其中54%日常活動能力下降。

陳秀熙提醒,實證顯示長新冠的疾病負擔與慢性病相當,需要適當的醫療照護。進入後疫情時代,評估長新冠對於疾病負擔的影響、提供患者適當照護,將是政策考量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