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髓膜炎流行期到來 醫師籲接種疫苗防治

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左)、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紀鑫(右)。(陳人齊攝)

每年11月至隔年4月,是腦脊髓膜炎的流行期間,據統計,約有3成感染者是4歲以下嬰幼兒,平均每5名病患就有1人會伴隨嚴重併發症,如截肢、腦性麻痹、聽力受損、智力受損、癲癇等。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呼籲,每年冬春兩季是腦脊髓膜炎的好發季節,建議家長與家中孩童接種預防性疫苗,避免感染風險。

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以高帶菌、高重症、高死亡率聞名,其中又以腦膜炎雙球菌最爲普遍,流行期爲每年冬春兩季,約11月至隔年4月,流行時平均每10位就有1位是無症狀帶菌者。

邱南昌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傳染途徑爲鼻咽喉分泌物或飛沫,早期症狀特異性低,與感冒、流感類似,8小時內會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頭痛、活動力差等,12至15小時後則開始出現頸部僵硬、出血性紅疹、畏光,15至24小時則進一步出現精神錯亂、休克、急性腎上腺出血或多重器官衰竭。

由於病程發展相當快速,因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死亡率相當高,一但缺乏立即診斷與治療,平均每2人會有1人死亡,即便立即接受抗生素等藥物治療,每10個病患中仍會有1人死亡,5%至20%的病患會直接進展成腦膜炎敗血症,死亡率逼近4成。

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紀鑫表示,現在透過疫苗即可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生,但過去臺灣流行的腦脊髓膜炎血清型爲B型,沒有疫苗可供預防,因此國內僅有旅遊門診有提供四價型的腦脊髓膜炎疫苗可供接種,不過明年起國內將開放B型的腦脊髓膜炎疫苗進行施打。

雖然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生率並不高,全球每年約有250萬人遭受腦膜炎危害,但英國、澳洲等先進國家卻已將各血清型的腦脊髓膜炎疫苗列入嬰幼兒常規接種項目。邱南昌說,礙於疫苗經費影響,國內目前仍然只能自費接種,站在醫師的立場當然希望將來能夠納入公費接種,避免嬰幼童感染。

紀鑫呼籲,應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族羣除嬰幼兒之外,還包含羣聚生活族羣如校園、軍營,居住或即將前往高盛行地區者,先天無脾或脾臟切除者,HIV感染者,補體缺損或免疫缺損者,平常也應維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擁擠環境,當出現類似症狀時就要馬上注意,才能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