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禁慾5年才能捐血?美國漫畫家點出荒謬

美國漫畫家在時事漫畫網站上提到臺灣同志捐血的限制,認爲「五年禁慾」很嚴格。(截取自網路)

衛福部近日考慮放寬男同志不得捐血的限制,只要5年內沒有男男性行爲者就可以捐血,卻在社會引起爭議。在同志人權上進步的美國,也正面臨類似的爭議。美國漫畫家喬許・楚吉羅和勒維・黑司汀15日以網路漫畫點出其中荒謬,「2016年發生在美國奧蘭多的同志夜店槍擊案,讓許多美國人紛紛捐血支持傷者,但其中沒有任何一位捐血者是同志,因爲同志不能捐血。」

楚吉羅和黑司汀是美國時事漫畫網站《筆尖》(The Nib)的漫畫家,作品關心同志議題,透過最新的《都2018年了,男同志在美國還是不能捐血》長條漫畫提出意見,「如今愛滋病的治療已經有長足的進展,捐出的血液更會經過13道檢測,但直到2016年,同志捐血的禁令纔有條件地稍微開放。」

漫畫中更特別點出臺灣的法規,「在美國,男同性戀或雙性戀者必須12個月沒有性行爲才能捐血,全球有23個國家實施類似的禁令。在臺灣,規定沒有性行爲的時間長達5年,英國則是3個月,但這些數字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兩人也以義大利爲例,「義大利不限制同志捐血,而是依據每個捐血人的性向決定檢測項目。自2001年政策生效後,因爲接受捐血而感染疾病的機率並未因此增加。」

楚吉羅和黑司汀曾一同創作美國同志歷史漫畫《美國獨立戰爭的領袖是同志》。講述美國開國功臣之一、男爵馮.施託伊本(Baron von Steuben),雖然因爲同志身份不受德國、法國歡迎,卻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軍官。在富蘭克林的引薦下認識喬治・華盛頓,將原本的殖民地雜牌軍訓練成精良的士兵。美國建國後,也長年和華盛頓保持書信來往的友誼。

黑司汀向美國媒體表示,「歷史上關於同志生活或情感的紀錄實在太少了。」楚吉羅也表示,身爲同志,想爬梳美國曆史尋找同志故事的時候,卻總是找不到,令他非常沮喪。兩人也以美國獨立戰爭爲背景,創作同志漫畫,描述一位貴族與農民在獨立戰爭前夕相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