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泳池整修延宕 趕不上明年全中運

臺南仁德游泳池閒置10多年,市府將投入1.3億元修繕活化,預計5月底發包,可望成爲全市第一座符合全國錦標賽的場地。記者周宗禎/攝影

臺南市缺乏國際標準室內游泳池,去年112年全國運動會在臺南,是暌違16年再度承辦,但游泳比賽場地卻在臺中,市府編列1.3億元經費進行仁德游泳池整修活化,原本希望明年臺南市主辦114年全中運能夠使用,但延宕1年毫無進展,議員批行政效率太差,體育局表示,5月9日已完成細部設計審查,月底可望發包,但確定趕不上明年全中運。

去年臺南市承辦全國運動會,有民衆想看游泳比賽,一查結果是在臺中比賽,市議員陳怡珍指出,去年全運會臺南市獲得3銀4銅,是臺南30年來最好的賽績,明年臺南市將承辦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結果比賽場地要到高雄,讓臺南的游泳選手情何以堪?

仁德運動公園游泳池原設計12水道,長50公尺、寬25公尺、深1.8公尺,符合運動賽事規格,加上兒童戲水池,多項親水設施,腹地遼闊,過去也是救生教練訓練基地,更是仁德地區重要的運動場館,但因場域廣大維護不易,2013年營運合約期滿,13次發包流標後閒置至今。

市議員郭鴻儀表示,市府1年前多就編列預算1億3千多萬元,進行仁德泳池修繕活化,原本預期明年全中運可以使用,全案卻拖1年多毫無進展,行政效率太差,導致明年全中運游泳比賽還是要到高雄。

體育局長陳良幹表示,關於興建國際標準游泳池,先前評估可能的土地,包括高鐵特定區體育場用地及學校用地、安南區國產地、天馬電臺等,但土地取得均有相關限制與困難,將持續努力。

體育局說,仁德泳池因連同隔壁的場館整修,追加2600萬元進行耐震補強,先前是卡在設計,5月9日細部設計第二次審查,兒童池會移除,改一大池的SPA池,熱身池會由7道改成8道,待修正後辦理複審定案,預計5月底發包,活化後會是全市第一座符合全國錦標賽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