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刺激經濟將發消費券 第一波每人3,000元
南韓國會4日通過31.8兆韓元(約新臺幣6,750億元)的刺激經濟追加預算案之後,總統李在明領導的政府接着在5日召開內閣會議採納這筆預算,並且宣佈本月將開始對公民發放消費券。路透
南韓國會4日通過31.8兆韓元(約新臺幣6,750億元)的刺激經濟追加預算案之後,總統李在明領導的政府接着在5日召開內閣會議採納這筆預算,並且宣佈本月將開始對公民發放消費券。
趕在「川普關稅」本週三(9日)期限來到之前,國會支持李在明新政府的方案,寄望南韓低迷經濟能夠重新恢復活力。南韓經濟現在廣泛失去動力,消費力道疲弱,又面臨美國提高關稅的嚴重貿易風險。根據南韓央行預測,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由去年的2%放緩到只剩0.8%。
上月初就職的李在明政府,準備將這筆追加預算大部分用於發放消費券,以及資助南韓的人工智慧(AI)基礎建設。發放消費券主要是爲刺激民間消費、幫助家戶或小企業改善財務,以提振經濟。
圖/經濟日報提供
第一波消費券是全民普發,預定7月21日開始發放,每人15萬韓元(約臺幣3,180元);針對社會弱勢羣體,金額有增加。第二波計劃在9月發放,這波排富,收入最高的10%不發,其餘90%人口,每人發10萬韓元(約臺幣2,100元)。
南韓財政部說,政府對這筆追加預算一開始規劃了30.5兆韓元,國會編列更多經費來支應消費券發放,所以最後核可的金額更高。由於企業營業表現不佳、消費支出壓抑,政府稅收預期將會短少,追加預算中有10.3兆韓元要保留起來,彌補今年原有預算可能會出現的國庫收入短缺。
出口導向的南韓經濟,面臨的另一個大難題是川普關稅。截至目前,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仍沒有明顯進展。期限前的最後週末,南韓貿易部長呂翰九還在華府盡最後一刻的努力,希望爭取到延長期限。
李在明3日在記者會上承認,與美國的協商相當困難,他說:「彼此都還不清楚對方想要什麼。」
南韓做爲汽車、半導體、電池主要輸出國,出口佔經濟比重超過40%,川普關稅及其對全球貿易衝擊,讓南韓特別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