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埔石爺祭 青少年農事競賽象徵轉大人

南埔社區石爺祭上演漫遊劇場,帶觀衆走踏水圳。(南埔社區發展協會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南埔社區石爺祭農事挑戰賽,青年學子練習用蔗架負重賽跑。(南埔社區發展協會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北埔鄉南埔石爺已有百年曆史,先民墾荒時因用石頭堆疊成區,形成石頭公信仰,早年父母期待孩子能像石頭「硬底」,因而有石爺祭習俗產生,南埔石爺祭籌辦近20年,今年於26日至28日舉辦,活動邀請14至26歲青少年參加農事挑戰賽,用比賽競爭象徵轉大人,另也邀請自然而然劇團演出《巡莊少年》,讓整座南埔村都化身爲劇場。

南埔社區發展協會表示,南埔石爺已有百年曆史,先民開墾荒土時,首要將礫石層整平方,遂將較大的石頭堆疊成區,漸有靈性,而形成石頭公信仰。也因爲早年衛生條件較差,孩子要健康長大並非易事,父母期待孩子能像石頭一樣硬底,只要滿週歲就能抱到石爺面前認做義子,接受石爺的庇佑至16歲長大成人。

南埔石爺祭籌辦近20年,此次延續去年獲得迴響的「南埔少年轉大人-農事挑戰賽」,今年邀請14歲至26歲青少年共同組隊參與,透過農村傳統技藝如劈柴計時賽、打草繩、負重賽跑等多項挑戰,將客莊傳統成年禮轉換成運動賽事,以比賽競爭來象徵「轉大人」的成長艱難,讓參賽者理解成年後將擔負更多的家庭及社會責任,也藉機讓農村長者的手藝得以傳承。

此外,今年南埔上演漫遊劇場,以環境友善爲核心理念、榮獲客家委員會年度藝文團隊「自然而然劇團」演出劇碼《巡莊少年》,敘述一對南埔村土生土長的兄弟,在求學階段面臨是否要留在村內的掙扎,精準描述農村困境與少年心境。演出將分成3條不同路線,分別爲玩水、親子跟健行路線,讓觀衆一邊遊村、一邊看戲,搭配聲音展覽裝置,聆聽南埔的特殊聲景,讓整座南埔村都化身爲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