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把臺積電整碗捧去?美媒自爆製造業陷入「死衚衕」 揭2大致命傷

臺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遭遇不小挑戰。(示意圖/達志影像)

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從2024年遞延至2025年量產,遇上裝機時程延宕、工會抵制等問題不斷,《華爾街日報》撰文分析,美國勞工真正的問題在於產能不夠高,而且又不承認自己能力不足。

《華爾街日報》首席經濟學評論員葉偉平撰文指出,美國製造業每小時產出的年成長率,遠比臺灣、南韓和大陸的競爭者低,使美國製造業公司和工人陷入了困境。聯合汽車工會(UAW)近期罷工更凸顯美國製造業的現狀,他們要求提高工資及更好的福利,但薪酬最終與生產力掛鉤,工人生產力不足,工資自然就無法提高。

報導指出,雖然美國前總統川普想透過關稅、補貼和其他政府幹預手段,對外國產品設限,並鼓勵企業在美國設廠生產,現任拜登總統也採取同一策略,但美國始終無法復興製造業。

報導示警,美國的製造業及工人早已陷入生產力不足的死衚衕,除了低技術的勞力密集產品,很久以前就轉移到海外,連最先進的電動車、電池、發電設備、半導體等,如今也幾乎都來自國外。

重點在於,不管是川普政府或是拜登政府,都大大低估了亞洲製造業在成本、品質方面的進步,以及美國製造業的下滑程度。美國製造業從2009年以來每小時的生產量,平均每年僅成長0.2%,遠比歐洲及絕大多數亞洲經濟體低,尤其汽車製造業情況最糟糕,從2012年到去年,生產力下降了32%。

再以汽車製造業來說,美國生產每輛汽車的成本最高,大陸則是成本最低的國家。值得關注的是,勞動力帶來的不僅是成本問題,熟練工人的短缺,以及對生產力、品質及企業文化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而且美國製造業問題遠不止汽車業,飛機制造業也如是,像是波音公司由於生產問題,去年交付的飛機數量,遠比歐洲空中巴士還低。

至於在半導體領域方面,雖然美國公司仍主導設計,但生產逐漸交給亞洲,英特爾(Intel)曾是美國唯一集設計與製造晶片於一身的大公司,但製造能力遠落後臺積電,最先進的晶片如今也並非在美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