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奏三章──「這一代的旋律」餘音未絕

楊蔚1964年撰寫〈這一代的旋律〉專欄期間,在康定路聯合報編輯部埋頭寫稿。(季季提供)

《皇冠》發行人平鑫濤,1965年5月9日爲季季楊蔚舉辦鷺鷥潭婚禮。後左起:《皇冠》主編陳麗華、阿肥丘延亮、影評家康白、蒙韶;前左起:《皇冠》發行經理楊兆青、楊蔚、季季。(季季提供)

2007年11月17日,保留樂生療養院運動期間,丘延亮(左)於樂生院蓬萊社主持「樂生文學週末」,邀請季季(右)主講「麥田捕手與反叛年代」。(季季提供)

楊蔚《這一代的旋律》,介紹十位作曲家:丘延亮、侯俊慶、李泰祥、徐頌仁、郭芝苑、李如璋、張邦彥、陳茂萱、戴洪宣、許常惠;1965年7月由學生書局出版。(季季提供)

楊蔚〈這一代的繪畫〉專欄結集《爲現代畫搖旗的》,1968年11月由仙人掌出版。(季季提供)

楊蔚的第一本小說集《跪向升起的月亮》,水牛出版社。(季季提供)

丘延亮,識其人者皆暱稱阿肥。

我與他年齡相近,結識近六十年仍直來直往熱情未減。他所經歷的諸人衆事,紛紜錯落如山峰連綿,峰頂綠樹枯枝雜陳,峰內土底則各有暗流蜿蜒。我所見所知已略述於《行走的樹》第三章「阿肥家的客廳」第四章「音樂派與左派的變奏」;第八章「我家的文化革命」則意外續了一句:

「吾兒出生那天,阿肥和他女友王愛林又煮了一鍋鯽魚湯送到醫院來,當場認了吾兒做乾兒子;陳映真下班後也來探望,懷裡抱着一紙袋的雞蛋。……」

1.

時過五十餘年,吾兒乾爹奮力完成九十萬字《臺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物誌》。這套「肥書」出版後,我必得正襟危坐明察細讀,才能確知我們當年行走的那個騷動的六十年代,還有多少隱於泥土之下蠕動不已的人與事。

這裡先說我這個農村女子當年走進臺北臨沂街隸屬於中央信託局的日式官舍後所知的一些驚人事蹟。

首先,阿肥的父親竟是「偉大領袖」蔣中正總統的親家;這身分可是全國無二的!

阿肥父親丘秉敏,祖籍廣東梅州,遠赴上海復旦大學就讀機械工程系,畢業後留學德國攻讀漢諾瓦大學博士且與教授的女兒私奔結婚;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歷任廣州市交通局長,中山大學教授,交通部西南公路局副局長,中央信託局儲運經理等要職。

阿肥說,在他父親眼裡,「蔣中正不過是個武夫」,根本反對與蔣家結親。但他大姊如雪深愛蔣緯國,反對無效;蔣經國還曾奉父命偕蔣方良赴丘家提親,最後只好勉強答應。

阿肥母親鄧麗楞,出自中國第一代海軍將領鄧世昌家族,熱愛文學藝術,就讀上海暨南大學時是鄭振鐸的學生,不時在南京路上參與抗日街頭劇演出。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滬戰爭後家道中落,她只得中斷學業,帶領弟妹逃往後方謀生。

丘秉敏與教授女兒返國任職廣州期間,德籍妻子對中國人文飲食一直難以適應,遂決定離婚返德。他無法獨力照顧一女二男,只得把如雪等長女長男送回梅州請母親照顧,次男則送給在印尼經商的大哥領養。轉至後方任職時,於貴陽再娶鄧麗楞,育有阿肥等二男二女。

一家八口輾轉到臺灣安居後,阿肥母親照顧六個孩子之餘,還常在官舍舉辦各種講座及文藝晚會,邀請家庭主婦和孩子們參與音樂戲劇演出,或觀賞從美新處借來的電影。她自己也去學英文繪畫,並送阿肥他們姊弟去學書法繪畫彈琴;在家時則教他們縫釦子補衣服拆毛線織毛衣學做家事。

「我最享受的是窩在媽媽身邊,和她一起讀三十年代那些書,」阿肥說,「她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左派。」

阿肥十五歲那年,媽媽癌症病逝。失去母親的傷痛加上受不了填鴨式教育,尚在師大附中讀高一即自動停學,逍遙遊走於臺大師大藝專等校,旁聽哲學,人類學,音樂美術,也在臺大陸續結識殷海光,王尚義,陳述孔,包奕明,以及來臺學漢語的日本實習外交官等等怪傑;那些人都是「反蔣」的左派。他父親管不了這個小兒子,每個月給他三百塊零用金任他自由行走。

「我哥哥養的純種狼狗,吃牛肉一個月也是三百塊!」阿肥說,「我跟那隻狗一樣耶,幹,每天回家看到牠我就踢牠一腳!」

他還曾向許常惠學作曲,參加樂團,十八歲與四個愛樂者在國際學舍發表各自創作的樂曲;《聯合報》藝文記者楊蔚當時也到場觀賞。兩人結識後時相往還,他還帶楊蔚去臺大,陸續認識陳述孔,蒙韶,陳映真等「反蔣」的左派。陳映真讀過楊蔚的小說,得知他抗戰時曾遭槍傷,來臺後又入獄十年,有一次對阿肥嘆道:「人家可是真槍實彈幹過的,是我們的大哥!」

一九六八年夏,「民主臺灣聯盟」案爆發,精神領袖陳映真首先被捕,阿肥這個「反蔣」的蔣緯國小舅子也難逃軍法之網,判刑六年。

一九七一年秋,阿肥假釋出獄,「痛改前非」努力經商。一九七九年赴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深造,一九九一年獲博士學位。其後在港臺各大學教人類學,門下許多弟子跟着他在社運路上反極權,至今仍積極爲弱勢族羣發聲吶喊。

2.

丘延亮的「肥書」,共分二十七章二百二十回;與楊蔚有關的則是73~76回。他以近兩萬字篇幅,夾敘夾議重現楊蔚在《聯合報》「新藝」版撰寫「這一代的旋律」專欄的前後事;我認識阿肥和楊蔚,也是從那個專欄開始的。

1964年11月22日,「這一代的旋律」在「新藝」版隆重登場。第一篇的標題〈兩百磅的前衛派〉,報導的就是十九歲的丘延亮。

當時丘延亮也是樂團定音鼓手,已作了五首曲子。作品1號以華北民謠合唱送給念念不忘的母親:

──歌樂「酸木瓜」──奉先慈爲女聲五部、短笛、低音大號、提琴、鋼琴、鑼、罄、引罄」。──

作品4號則送給深愛的女友王愛林:

──和歌二闕—奉吾愛(爲女中音、男中音、橫笛)──

楊蔚的文字簡潔銳利,介紹阿肥畫龍點睛,讓他的自學博學特立獨行名揚全臺。「這一代的旋律」前後報導十個臺灣作曲家,也使楊蔚之筆震驚藝文界。一九六五年七月,學生書局結集這十篇報導出版《這一代的旋律》,楊蔚併爲每位作曲者選刊他們自選的重要曲譜附錄於後。阿肥在73回〈六零年代窠臼中啼聲初現的樂章〉曾爲此寫了感傷也感激的一段感言:

──我在一九六八年「遠行」後,所有的曲譜皆不翼而飛,喪失了蹤影。迄今唯一留下的就是《這一代的旋律》中選刊的兩首音樂的曲譜。它們還起碼可以取信於人,我確實是曾寫過音樂,也發表過自己的作曲。阿彌陀佛,幸甚!幸甚!──

3.

從〈這一代的旋律〉專欄到《這一代的旋律》出書,我的感言難以像阿肥感言的結尾那麼「阿彌陀佛,幸甚!幸甚!」

〈這一代的旋律〉專欄,影響了十個作曲家。然而沒有人知道,那個專欄也影響我一生。

我與楊蔚,因〈這一代的旋律〉而在康定路26號《聯合報》編輯部偶遇之後不久,1965年1月9日,他邀我去國際學舍聽李泰祥第一次小提琴獨奏會。結束後他回報社發稿,我和十幾個愛樂者同去臨沂街阿肥家吃宵夜聊天。後來我們就不時去阿肥家的客廳。阿肥媽媽不在了,爸爸常外出,家裡兩個女僕忙進忙出,我們吃喝聊天聽美國民歌,往往凌晨之後才盡興而散。

那時楊蔚也在「新藝」版開始寫「這一代的繪畫」專欄;前後寫了十六位畫家。寫到第十個畫家吳昊〈有開端而無結束〉後不久,一九六五年五月九日,我與楊蔚在鷺鷥潭結婚,阿肥與蒙韶也和二十多位文同去參加。九月三日,〈歡呼每一個屬於現代的〉寫馮鍾睿;那是兩個專欄的終結篇。

一九六八年四月,楊蔚由水牛出版第一本小說集《跪向升起的月亮》,收錄他出獄後的小說17篇。初創仙人掌出版社的林秉欽也來向楊蔚約「這一代的繪畫」專欄稿,並強調楊蔚寫過的許常惠也答應給仙人掌出版《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

林秉欽說的沒錯,許常惠是阿肥尊敬的作曲老師,楊蔚以〈「昨自海上來」的悲劇英雄〉於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作爲「這一代的旋律」專欄壓軸之作。

後來楊蔚把「這一代的繪畫」改名《爲現代畫搖旗的--「向現代開拓」第一集》;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底出版時列爲「仙人掌文庫12」。許常惠《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則在楊蔚之前,列爲「仙人掌文庫11」。──音樂在前繪畫在後,彷彿兩兄弟前後而行。

然而,「民主臺灣聯盟」案那時已爆發近半年,楊蔚開始以狂賭麻醉腦袋;「向現代開拓」第一集之後則永遠沒有第二集。

多年之後,老人楊蔚移居巴里島之前曾嘆言,如果沒有寫「這一代的旋律」那個專欄,如果沒有常常進出阿肥家的客廳,警總也許不會盯上他和阿肥那夥人……。(本文與2023年5月號《印刻文學生活志》同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