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隻基金詢價,超募51億,業績迅速變臉!萬潤新能高價發行局中局

4月12日,爲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等要求,中國證監會發就《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等6項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今天我們關注的,是這樣一家科創板企業:

一家資質平平的小公司,竟引得上萬只基金爭相認購,多家券商研報鼓吹加持,最終超募4倍51個億。然而,上市即破發,一年以後業績就變臉!對,就是萬潤新能。

上面這張照片,記錄了萬潤新能掛牌上市的高光時刻,那一天是2022年9月29日。

一年半以後的今天,萬潤新能估計會爲自己能在2022年上市感到慶幸。因爲這場IPO實現潑天的富貴,超募51億元!否則的話,如果按公司計劃募集12.62億,這筆錢甚至都不夠公司在2023年一年當中虧的。

事情就是這樣諷刺。現在的萬潤新能整個市值也只剩下54個億,股價膝斬,不知道中間有多少中小投資者的血淚。

2022年9月,公司IPO詢價時,竟然有上萬只基金(配售對象)參與詢價。最終發行價定在了299.88元,發行市盈率75.25。在當時,行業平均市盈率只有19.21倍。東海證券在這隻小股票上,大賺了2.1億元承銷費。

實際上,萬潤新能還並非定價最貴,只不過是今天我們拿來分析的一個樣本而已。萬潤新能的老師,是禾邁股份。

禾邁股份發行價高達557.80元/股,發行市盈率更是高達225.94倍!其保薦人和主承銷商是券商一哥——中信證券。

就在4月12日,中信證券公告,因公司在相關主體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鈦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禾邁的故事,姑且以後再表。

01 科創屬性,究竟有多強

科創板上市規則允許虧,但肯定不是虧得越多越好;更加不是企業越能虧錢,就代表科創屬性越強。

趕碳號覺得做磷酸鐵鋰的萬潤新能,算不上是一家優秀的企業,起碼在成長性方面不算優秀。筆者對於對萬潤新能的競爭力存疑,只要一個原因就足夠了:業績跑不過同行,節節敗退。

2022年上市時發佈的招股說明書中,有一張表格清楚地顯示着不同企業的市場佔有率:萬澤新能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的市場佔用率一直在下降。

當時,其競爭對手湖南裕能還沒有上市。萬潤新能與其他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並沒有太大區別。

不過,萬潤新能同時還披露自己毛利率優於同行。通常情況下,最具有競爭力、處於上升期的企業,纔會擁有更高的毛利率。但是,萬潤新能的財報顯示其毛利率就是高,可能想借此說明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在招股說明書中,萬潤新能並沒有無底線地把自己一頓狂吹。可能對於“當時的企業”來說,能順利在科創板上市,就挺好的了。

因此,企業融資的胃口也沒有特別大,計劃募集12.62億,其中8億投資新項目,4億補充流動資金。

從上面的淨利潤走勢圖可以看出來,萬潤新能一直是不太賺錢的企業。利潤最好的是上市那一年即2022年,以及上市的前一年2021年。

不知道是因爲萬潤新能的運氣太好,還是有其他原因。總之,假如2022年,這家公司不能上市,經營上應該就會陷入危險,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2022年9月,萬潤新能在科創板上市,當年賺了9.59億。2023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虧損15.048億元。

估計現在萬潤新能現在挺感謝東海證券的,幸虧IPO時多圈了點錢,否則都不夠2023年一年虧的。

02上萬只基金參與詢價,2.42億發行費花得值

IPO超募,除了發行人外,動力最大的就是投行。因爲投行IPO收入中,超募部分的提成更高。投行與企業間是利益捆綁,往往選擇合力“講故事”,這樣就能融到更多的錢。

萬潤新能發行價偏高,在當時就能看出來。當時行業平均市盈率只有19.21倍,而萬潤新能發行市盈率高達75.25倍。

來自WIND

據說,根據東海證券的承銷收費細則,當萬潤新能募集資金總額爲40億元以下(含4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1.2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40億元以上(不含40億元)但在50億元以下(含5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1.6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50億元以上(不含50億元)但在60億元以下(含6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1.8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60億元以上(不含60億元),但在70億元以下(含7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2.1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70億元以上(不含70億元),承銷費用爲2.4億元。

東海證券保薦工作、承銷工作做得好,萬潤新能才能從融資12億的小目標,實現64億的大飛躍 。順便着,東海證券也獲得2.12億的保薦及承銷費。

趕碳號還特地查詢了一下工作能力超強的保薦代表人——盛玉照、江成祺。似乎職業形象不太好。

2020年1月,證監會官網發佈消息《關於對盛玉照、江成祺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發文日期是2019年10月9日。爲什麼,這張警示函最終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呢?

來自證監會官網

保薦、承銷機構東海證券後來實際上也被證明是一家有些爭議的券商。

東海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3年2月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因公司在金洲慈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重大資產重組中,開展獨立財務顧問業務涉嫌未勤勉盡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券商努力編故事、路演,搭臺好了,就該金主們上場了——他們都是萬潤新能實現超募的第二推手。在萬潤新能項目貢獻最大的機構,當屬華夏基金、富國基金等。

投資者報價信息統計表顯示:當時有10329只基金參與報價。上萬家基金爭搶,發行價定然不會低,最終發行價爲299.88元/股。

公告稱:初步詢價中,只有48家投資者管理的2,063個配售對象申報價格低於本次發行價格299.88元/股。有效報價的投資者數量爲348家,管理的配售對象個數爲7,942個,

值得關注的是,華夏基金管理的多隻基金——146個配售對象竟然報價389.04元!富國基金報價375.99元!

另外,趕碳號此次對於長城基金有些好感——因爲它只報了91.73元的合理價格,但最終因低價未能入圍。

03有些研報,千萬當不得真

發行價既然這麼高,萬潤新能在上市首日股價大幅破發,較發行價下跌27.59%。

這就有些難看了。這時候,負責搖旗吶喊、忽悠散戶的投研機構上場了。

“功勞”最大的是東吳證券。他們的“新能源和電力設備”一直是新財富的獲獎團隊,在市場上有很強的號召力。

萬潤新能上市後,東吳證券給的市場推薦價格一直是買入,最高目標價是319.8元。這好像是說,發行價還是偏低了。

一年之後的2024年4月12日,萬潤新能的後復權價格爲66.82元。

東吳證券在新能源行業相當有影響力。

趕碳號之前關注過的逆變器企業、新能源板塊的跌幅冠軍(跌幅超過90%)——昱能科技,這也是一家很值得研究的企業 。

2022年8月25日,東昊證券對昱科科技給出的目標價高達924.10元,這個價格比東吳證券自己在兩個月前給出的目標價,翻了一倍。

很多在萬潤新能股票上受傷的中小投資者,在網上痛訴這次發行。但是也沒有證明,萬潤新能在上市發行過程中,是否存在明顯造假行爲。

萬潤新能業績變臉,客觀上也有市場環境變化因素的影響。只是,在市場衝擊之下,它表現得太不堪一擊。

單位:億元

尾 聲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意思是說,“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裡跑出,(占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裡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2500多年前的這句話,在今天看來都發人深省。當利益極大、風險極低之時,人性之惡,就像猛虎脫牢籠一樣被激發出來。過度融資、高價超募和事後的一地雞毛,然後,街市依舊太平。那麼,是誰的過錯呢?

我們常說,正義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非嚴刑峻法,不足以正本清源。

4月12日,中國證監會就《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等涉及發行監管、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交易監管等方面的6項規則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