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惡菌」香港7病例 超強抗藥性高致命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發現高抗藥性「末日惡菌」!1名11個月大的男嬰,被證實感染學名NDM的「末日惡菌」,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香港發現的第七件感染個案,也是年齡最小的。男嬰在香港出生,隨後回東莞居住,在5月入住香港屯門醫院治療,12日確定感染,香港衛生防護中心仍在調查感染源頭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對外表示,該男嬰在香港出生,過去健康狀況良好。上月中出現發熱、咳嗽及腹瀉的不適情況,在4月24日至28日到東莞醫院接受肺炎治療;由於病情並未好轉,男嬰被帶回香港,在5月2日至3日入住屯門醫院。經化驗後,證實菌體樣本含「NDM泛耐藥桿菌細菌」。男嬰5月10日再度入住屯門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衛生人員徹查後,確認家居接觸者沒有出現感染病徵

顯微鏡底下帶有NDM的大腸桿菌。(圖/翻攝自網路)這是香港第七件NDM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個案,資料統計顯示,有六件是外地傳入,一件未能確定。前一個案是常住內地海豐的82歲老翁,今年1月初在當地居所昏迷,送醫治療後,2月送返香港屯門醫院;另有1名21個月大的小孩湖南染病,照顧她的母親同樣是帶菌者

資料顯示,NDM(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是一種可以使碳氫烯類和其他滭內胺抗生素(例如青黴素)失去功效的細菌,可怕的是,帶有NDM基因的細菌,通常也會對多種抗菌藥物呈抗藥性,讓病症的治療更爲困難,並有可能導致臨牀感染或交互感染,更難以治療。

醫師指出,大部分含有NDM的細菌,仍可用「多黏菌素」和「替加環素」兩種抗生素。特別的是,患者感染後可能完全沒有病徵,也可能致命,症狀相差甚大,增加判斷的難度。醫師推測,這種非生即死的大差異,可能是在於身體受感染部位不同,加上整體健康狀況差異所導致。

目前NDM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個案已在亞洲許多國家出現,統計數字中,大多數患者染病前都曾到過印度大陸醫院。要預防此症狀,可從手部衛生做起,增加洗手頻率,對預防NDM類細菌株的出現和交叉傳播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