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林場主“跪地求水”始末:治沙、高價水源與挖礦|清流·大件事

出品|清流工作室

作者|樑耀丹 主編|趙妍

治沙人孫國友“跪地求水”一幕迅速引發關注。

在發佈時間爲3月27日的一則視頻中,孫國友跪地磕頭大喊“我幾萬畝樹木沒水喝了,你們不給我供水啊。”

導火索是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雙馬一礦(下稱“雙馬煤礦公司”)不按約定向孫國友的林場供水。目前,雙馬煤礦公司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家能源集團”)間接持股,後者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華集團”)與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合併重組而來。

3月29日,孫國友一方向清流工作室表示,事實上,自雙馬煤礦公司2011年與其簽訂供水協議以來,就一直沒有向林場供水。後來,經雙方協商,雙馬煤礦公司承諾在3月27日供水,林場因此採購了20萬棵樹苗並且鋪設供水設備爲此做準備,但到了3月27日卻又臨時反悔,這纔有了視頻那一幕。

在此之前,孫國友的林場一直利用附近的地下水、自然降水以及通過水車拉水等方式對樹木進行灌溉。但隨着雙馬煤礦開礦進程推進導致周邊植被受到破壞,地下水的水位逐漸下降,林場樹木的存活率逐年降低。從去年開始,孫國友開始跟雙馬煤礦公司下屬的水務公司協商供水,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然而,等孫國友一方買好了樹苗,埋好了管線,到了與雙馬煤礦公司約定供水的日期,卻遲遲沒等到水源的到來,得到的答覆是“污水處理不達標,不能供水”。

不過,根據水務公司對媒體的說法,污水處理系達標了,但是水的鹽分過高不利於澆樹。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人民政府綜治辦工作人員則對媒體表示,涉事煤礦系大型煤礦,供水依靠管道抽取黃河水,“成本很高。”

“他們就不想花這個錢。”孫國友向清流工作室迴應。

3月29日,雙馬煤礦公司在公衆號迴應,對於此事高度重視,目前正與孫國友就供水事宜進行協商,相關問題正在覈查,相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佈。雙馬煤礦公司還發布了一張與孫國友正在討論的照片。

孫國友方面則表示,目前正在與雙馬煤礦公司協商,但得到的答覆是這個事情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

水源糾紛始末

孫國友家屬在社交平臺出示的落款日期在2011年的《供水協議》顯示,經協商,雙馬煤礦籌建處(甲方)向孫國友(乙方)林場供水事宜,協議包括:“甲方在乙方林場承包期內,提供林場綠化用水,礦井水處理站建成後,保證乙方本林場的用水量,乙方不得轉供他人”;“甲方負責向乙方提供生活用水。此協議簽訂後,如單方違約,賠償對方經濟損失”。

孫國友一方向清流工作室表示,根據這份協議,雙馬煤礦公司需要建設污水處理廠,將水處理到可以符合綠化灌溉的標準後,再供給林場。

然而,自2011年以來,雙馬煤礦公司遲遲沒有爲林場提供過用水,而協議約定提供給孫國友一家的生活用水,也僅僅提供了幾年就中斷了。

孫國友方面表示,在此期間,林場用的灌溉用水來源包括地下水、自然降雨以及水車拉水。而對孫國友一家的生活用水,在《供水協議》生效後雙馬煤礦公司僅供了兩三年,就斷掉了。“我們是在沙漠裡面背水吃。”孫國友表示。

而隨着雙馬煤礦公司挖礦的推進,周邊植被收到了破壞,地下水的水位開始逐漸下降,林場的樹木存活率逐年降低,孫國友不得不開始思考通水的事情。

孫國友家屬向清流工作室表示,對於沒有供水,水務公司的回覆一直是“再稍微等等”,前段時間給出的理由則是“技術處理手段或者是設備沒有跟上”。

等不來設備,孫國友決定自己解決。此外,2021年前後,一位愛心人士看到孫國友的視頻後,主動捐贈了一套供水設備。於是,從去年開始,孫國友找煤礦公司協商供水問題,得到的答覆是“你把管線鋪設好了,然後我們這邊就可以開始給你們供水了”,除此之外,孫國友也找了相關部門,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按照雙方約定,3月27日是通水的日子。時下正值春季,也是林場一年中植樹的節點。孫國友一家人前後忙活了幾個月,提前採購好了20萬棵樹苗,並且提前請工人鋪設好了水管。

孫國友向清流工作室回憶,他按照水務公司那幾天給的方案,提前買了閥門、助力發電機、幾臺水泵挖掘機,並且從蘭州找了專業人員來接管道,當天9點雙馬煤礦公司表示說會供水,

但到了十點半,又突然說不能供了。

於是,當天就有了孫國友崩潰跪地痛哭的那一幕。

“林場的樹都等着喝水,明明晚上我林場就能用上水,前後忙活了幾個月,你們說不供水就不供水了,水源到哪去了?”孫國友表示。

另外,20萬的樹苗還沒種下,缺水問題迫在眉睫。

孫國友向清流工作室猜測,雙馬煤礦公司不想供水的原因是怕水處理不達標導致樹木無法存活會被追責,而不供水就可以任意排放不受監督。事實上,林場一公里以外有個大坑,煤礦公司的水就排在坑裡面。

清流工作室未聯繫到雙馬煤礦公司對此置評,靈武市自然資源局表示此事正在調查中,而靈武市水務局則迴應“對此事不太清楚”。

但有媒體報道,煤礦公司供水的另一難題在高成本。

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人民政府綜治辦工作人員則對媒體的說法是,涉事煤礦系大型煤礦,供水依靠管道抽取黃河水,“成本很高。”馬家灘鎮社會事務管理辦工作人員也對媒體表示,當地沒有充裕水源,“抽水機抽的是地下鹹水,羊可以喝,但是不能種莊稼,也不能搞綠化。”

孫國友也向清流工作室表示:“他們就不想花這個錢。”

歷史恩怨

事情發生之前,孫國友是著名的“治沙人”。2003年,當時做建築工程生意的四川人孫國友來到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承包下1.8萬畝荒漠,利用地下水在沙漠種樹。

孫國友身邊工作人員向清流工作室表示,孫國友當時承包了一個修建公路的項目,但推路基的時候發現推開以後就會有水,後來他拿水去化驗,化驗得到的結果是可以符合飲用水以及綠化灌溉用水的標準。

2019年,有媒體曾報道孫國友夫婦的治沙事蹟。報道稱,16年來,他前後投入了1000多萬元,幾乎把半生積蓄都砸在了裡頭,現在這1.8萬畝荒漠,只有3000畝沒有種上樹。

前述工作人員表示,2014年,孫國友徹底放棄“包工頭”的本業,自此靠開養殖場來維持治沙植樹的支出。除此之外,孫國友平時也在抖音上直播帶貨,但這部分收入微乎其微,平時孫國友基本上是拿養殖場全部的收益去治沙。

而此次糾紛的另一個主角——雙馬煤礦公司曾用名全稱是“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雙馬煤礦”,目前由國家能源集團全資持股。而國家能源集團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神華集團兩家央企合併重組而成,於2017年11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而在2017年11月之前,雙馬煤礦公司股權向上穿透後,由神華集團控股。

孫國友與雙馬煤礦公司之間的交鋒可追溯到十幾年前。

2008年,雙馬煤礦公司開礦,煤礦位置恰好毗鄰孫國友承包的林場,並且違規佔用了孫國友林場兩千多畝的土地。

經雙馬煤礦公司當時的控股母公司——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華寧煤集團”)與靈武市國土資源局、林業局、馬家灘鎮政府及孫國友進行協商,2009年,神華寧煤集團向孫國友支付了部分補償費用。

但在後期建設中,雙方仍未就佔地後有關林木及林地使用權的補償達成一致。

根據央視新聞2014年報道的《寧夏神華寧煤雙馬煤礦排污千畝沙林被毀》,孫國友當時對央視新聞表示,他2003年在馬家灘鎮承包了萬畝荒沙灘,植樹治沙,由於當地新建了一個名叫“神華寧煤雙馬煤礦”的項目,導致千餘畝沙林被毀,破壞了水源。

2016年,孫國友將神華寧煤集團告上法庭。2017年,判決結果出來,神華寧煤集團被判賠償因佔用孫國友林地而造成的經濟損失727.54萬元;孫國友提起二審上訴,二審結果仍維持一審的賠償款數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供水糾紛,孫國友目前或還面臨當地村民的發難。

前述工作人員透露,從今年開始,不知何故,周邊村民開始反對孫國友植樹。到了上週,每天都有幾十號村民來到林場進行阻撓,對植樹工人進行語言威脅。此外,還有個別村民偷偷在林場裡面放羊,導致春天剛種下去的小灌木叢剛發芽,就被啃掉了。

“他們就說他們寧夏人會來給自己的一些土地進行種植,不需要一個四川人。還說我們在這裡種植的那些作物造成沙漠化加劇,然後可能說我們沒種樹的時候,這地方還是好好的,然後說種完以後就沙漠化有開始嚴重什麼的,就這些聽起來很荒誕的東西。”其表示。

(研究助理於欣冉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