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基”同臺 姓甚名誰?

證券時報記者 餘世鵬

“萬基”時代,“同名”共赴。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基金產品同質化飽受市場詬病。而同質化的最直觀表現,當數基金產品“重名”日漸增多。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在目前近1.2萬隻基金中,以“價值”“成長”“優選”“回報”“競爭力”等詞彙命名者舉目可見。此外,還有的基金名稱熱衷以某關鍵字串聯,其中“鑫”字最爲常見。值得提及的是,這些近似重名的基金,入人耳目的時間跨度竟已長達20年。儘管業內不斷祭出基金簡稱的“大法”,但因缺乏統一的規範,仍造成了較爲混亂的局面,不僅讓基金投資者對相關基金“雌雄難辨”,也讓基金研究專家直呼“頭暈眼花”。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公募基金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行業管理規模近日已突破30萬億元。不過,公募基金行業的文化建設仍任重道遠,譬如基金公司給產品命名的水平待提高,習慣於雷同取名容易致產品個性難以凸顯,會給投資者帶來長期的“審美疲勞”。此前,曾有相關基金公司爲此做過一些創新嘗試,但隨着產品數量迅速增加,疊加銷售與業績的競爭日益激烈,相關基金公司也漸漸無暇提升產品名稱的辨識度。

某基金研究人士認爲,在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有必要對基金命名和簡稱進行規範,以減少信息不對稱,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

基金產品同名不同命

一個完整的基金名字,主要由公司名稱、基金名稱、持有期(如有)、基金類型、後綴等部分組成,比如萬家·匠心致遠·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公司能自主取名的部分,主要是基金名稱。截至5月24日,公募基金產品的數量已逼近1.2萬隻,但基金重名的現象已越發嚴重,基本上由“價值”“成長”“創新”“回報”“產業”“趨勢”“週期”“優選”“競爭力”等高頻字眼混搭而來。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基金取名使用最頻繁的詞彙是“成長”,涵蓋了435只基金。而這些基金的時間跨度,已長達21年,稱得上是基金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其中,南方穩健成長混合與華夏成長混合成立於2001年,富國匠心成長混合與廣發成長啓航混合成立於2024年。此外,易方達旗下存在策略成長混合、積極成長混合、遠見成長混合、先鋒成長混合等產品,匯添富旗下則有成長領先混合、成長領航混合、成長精選混合、成長焦點混合等產品。

緊隨“成長”之後的是“價值”。冠以“價值”之名的基金,則有多達300只,既有成立於2002年的博時價值增長混合、大成價值增長混合,也有成立於2021年的廣發價值增長混合,以及成立於2024年5月的國聯安價值甄選混合。另外,有部分基金公司採用“成長價值”或“價值成長”的混合方式對產品命名,比如鵬華成長價值混合、國泰成長價值混合、睿遠成長價值混合等,均在2018年之後成立。

除了“成長”“價值”,名稱中包含“優選”字眼的基金也有多達388只,而包含“產業”“回報”“創新”“龍頭”等字眼的基金,則分別有284只、251只、255只、94只,基金命名的高頻詞彙由此可見一斑。

值得提及的是,上述基金的命名雖然趨向雷同,但業績卻相去甚遠。以435只“成長”基金爲例,近3年業績頭尾相差超過100%,投資業績最差者虧損逾65%。以近5年維度看,435只“成長”基金頭尾業績的相差幅度則擴大到了200%,業績最好者浮盈近170%,最差者浮虧近30%。

“一字串聯”仍難逃重名

基金重名的現象由來已久,近年隨着基金數量激增也越發明顯。

某資深基金研究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提及,早在2016年,他就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彼時,新基金大量發行,重名基金開始不斷出現,比如多家頭部公募以“泰和”“興華”“新起點”等詞彙給新產品取名。“真讓人犯暈!連專業基金研究者都經常被搞得雲裡霧裡,更何況普通投資者?是漢字不夠用,還是業界不瞭解基金市場的狀況?”他不禁感慨。

實際上,相關基金公司也曾爲產品不重名做過不少努力和嘗試。比如,在2001年至2008年間,國泰基金爲提升產品識別度,曾以不同動物對其基金產品冠名,推出了國泰金鷹、金龍、金馬、金鵬、金牛、金鹿等產品。

以一個關鍵字串聯起多隻產品的命名方式,無疑給市場帶來了新觀感。或受此啓發,多家基金公司紛紛效仿,使得“一字串聯”逐漸成爲基金產品命名的常用方式。某公募高管對證券時報記者直言:“大家都想在投資中賺錢,所以三個‘金’字組成的‘鑫’字,用得最多。”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目前名字中帶“鑫”字的基金,多達550只。比如,安信基金旗下有鑫安、鑫發、鑫日等產品,博時基金旗下有鑫惠、鑫康、鑫潤、鑫榮、鑫泰等產品。近年,招商基金則以“瑞”字串聯,給旗下投資策略產品取名,形成“瑞”系列基金,包括瑞文、瑞陽、瑞澤、瑞德、瑞和、瑞安、瑞鴻等10多隻產品。

以上的命名方式,甚至還被運用到渠道定製的基金上。某大型公募的品牌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說:“近些年,渠道定製產品往往通過取名方式打上特定標籤,以形成一定識別度。比如,基金公司與招行合作的定製基金,可能在名字裡加上‘招’字,民生銀行磐石系列的基金名字,則會取個‘磐’字。”

總體上看,“一字串聯”法的長期使用,也會帶來類似重名的現象。某中型公募的品牌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提到,他所在公司的產品部近期正忙於爲產品取名,在他盤點的過程中,被列出的高頻字竟達39個,除了“瑞”“鑫”,還有“盛”“隆”“臻”“頤”“卓”“崇”“睿”“弘”“譽”“潤”等。

名字再好也不如業績好

隨着基金數量迅速增加,基金取名的方法顯然已不夠用。

據前述某中型公募的品牌人士觀察,目前基金取名的困難主要有兩點:一是產品同質化之下沒有那麼多字可以用,“能用的字,頭部公司早些年基本都用過了”;二是審覈趨嚴,稍微有“暗示”意味的詞都有可能被卡住,比如“安穩”“收益”等。

前述某大型公募的品牌人士則直言,取名只是產品開發的一個小環節,主要目的還是賣產品,“這些年競爭越來越激烈,基金公司投入的大頭是渠道和產品營銷,起個大差不差的名字,能體現產品屬性、與基金經理投研風格匹配,基本就可以了。”他還表示,基金取名有時也會徵求投研意見,如果基金經理較爲看重,就由基金經理最終決定。業內廣爲人知的案例,是某知名基金經理前幾年發新基金時,以他兩個孩子的名字對新基金命名。“這種方式較爲特別,但也比較冒險,主要是不能保證基金經理會一直管這隻產品。”另外,如果公司高層覺得初擬名字不夠響亮、美觀,還會讓品牌部門參與進來,起個稍有底蘊的名字。

也有觀點認爲,基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投資業績,取名適宜即可,不應花過多精力。前述公募基金高管就直言:“現在已有1萬多隻基金,市場不可能都記得住,取名再好,如果業績做不出來,依然會被遺忘。”

容易被投資者記住名字的基金,大體有兩類:一是里程碑式的產品,如首批封閉產品之一的基金開元,寓意“開元盛世”,本身就頗有識別度;二是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代表性產品,如諾安成長混合、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富國天惠成長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等。不過,也要看到,投資者最初是被基金業績吸引而來,此後纔去瞭解背後的基金經理,並最終記住產品的名字。

有必要統一使用規範

爲了方便記憶,基金公司還對基金產品使出了“基金簡稱”的方法。不過,由於缺乏統一的使用規範,反而造成了比基金重名還嚴重的混亂局面。前述基金研究人士在採集基金數據時,就爲此飽受困擾。

“招募說明書上的基金名稱是法定全稱,但用起來不方便,大家就自行簡化。”該基金研究人士說,由於使用簡稱的機構多樣(除了基金公司,還有交易所、同花順、萬得、天天、螞蟻、銀行、券商、投顧機構、第三方評級機構等),一隻產品起碼有三五個簡稱,搞得大家暈乎乎的,“爲避免混淆,我後來統計數據時會覈對基金代碼和成立日期,但很多人連基本的基金分類都搞不清楚,更別提分得清基金簡稱了”。

大體而言,基金簡稱出現混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基金公司名稱過於簡略,比如工銀瑞信、景順長城、農銀匯理,簡縮成工銀、景順、農銀,而名字更長的摩根士丹利則簡縮成大摩;二是忽略基金屬性,比如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簡縮爲招商白酒或招商中證白酒,工銀瑞信穩健豐盈30天滾動持有債基則簡縮成工銀穩健豐盈30天持有。

“基金是嚴肅的金融產品,取名的首要原則是能反映發行主體、產品類型和投資方向等信息,讓市場各方都能清晰識別,但合資基金公司名稱簡縮後缺少了外方股東名稱,顯然是不準確的。有些簡稱,甚至還缺失了產品類型和投資類型。”上述基金研究人士認爲,簡稱混亂,和基金重名等現象一樣,會引起投資者的誤解,因此有必要對基金命名和簡稱進行規範,減少信息不對稱,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不一定能在短期內拿出完美解決辦法,但這些現象應引起業內關注和探討,久而久之或許就會逐漸形成一定共識。”該基金研究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