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基金高管變更 外資公募如何加速適應中國市場?

本報記者 顧夢軒 夏欣 廣州、北京報道

摩根士丹利基金最近經歷了一系列高管變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告,許菲菲因個人原因,於5月16日離任督察長一職,毛慧新任督察長。而在此前,摩根士丹利基金已經歷了從總經理到渠道經理的一系列人事變動。

5月6日,有財經博主爆料稱,摩根士丹利基金北京分公司渠道經理離職了6個人。針對官方和小道消息發佈的摩根士丹利基金的一系列人事變動,《中國經營報》記者向摩根士丹利基金髮送採訪提綱詢問原因,公司就最新的人事安排進行了迴應。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觀察摩根士丹利基金這一時間段(王鴻嬪在任期間)的規模可以看出,摩根士丹利基金的規模最高達到過63.58%季度增長率,產品數量從25只增至35只(僅統計主份額),這表明摩根士丹利基金在王鴻嬪的領導下取得了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和業務發展。“王鴻嬪在任期間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主動偏債基金的收益率爲15.83%,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該人士說。

看好中國資產

摩根士丹利基金髮布公告稱,被稱爲公募傳奇女將的公司總經理王鴻嬪因個人原因離職。該公司於5月1日任命了總經理、首席信息官,摩根士丹利基金副總經理周文秱轉任公司總經理;總經理、首席信息官王鴻嬪由於個人原因離任,周涵轉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公開資料顯示,王鴻嬪於2019年起擔任摩根士丹利基金總經理一職,其間她帶領公司從合資公司成爲摩根士丹利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人。2023年,由於公司股東和股權比例的調整,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名稱由“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爲“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由合資公募轉爲外資獨資公募,由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全資控股。

資料顯示,周文秱是北京大學學士,美國西北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擁有超24年的證券保險從業經驗。在加入摩根士丹利基金之前,曾任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級基金經理,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海富通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區資產管理中心資深總監,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周文秱兼具全球化的投資視野和本土資產管理行業經驗,將爲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摩根士丹利基金同時告知記者股東方部分最新的人事安排。近日,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任命黃敏女士擔任新設的大中華區業務主管,體現了摩根士丹利大力推動中國投資管理業務的決心,以及更深入地進行一體化整合的積極舉措。

資料顯示,黃敏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金融業擁有超過20年的從業經驗。2006年加入瑞信,先後擔任全球投資銀行戰略部助理副總裁、亞太區投資銀行戰略部副總裁、中國區執行首席運營官,資產管理大中國區首席運營官,瑞信資管中國區主管和亞太主管。瑞銀集團收購瑞信後,她加入瑞銀,擔任瑞銀資產管理中國區客戶服務主管。

在此前的媒體訪談中,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亞洲區負責人邁樂文(Michael Levin)表示,中國市場對於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的全球佈局非常重要,“我們看好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機遇,未來會繼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邁樂文還指出:“中國客戶的需求不斷變化,且愈發多元化。我們對自身的獨特價值充滿信心,未來會充分運用逾40年行業經驗、專業的全球資產配置能力,幫助中國客戶實現財務目標。在整個亞洲,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加大力度投資中國市場,希望能夠爲服務中國客戶、爲中國資管行業的成功作出貢獻。”

債基導致規模大起大落

Wind數據顯示,2018年年末,即王鴻嬪上任之初,摩根士丹利基金資產規模爲175.7億元。雖然在2021年6月30日,摩根士丹利基金規模曾達到過425.35億元,但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規模僅爲192.97億元。多年以來,公司規模經過上升下降等一系列變動,最終增長幅度甚微。

根據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基金中基金(FOF)4個基金品種,共管理35只基金(僅統計主份額)。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分析,從數據上來看,摩根士丹利基金規模變動主要是債券基金主導的,公司債券基金業績前期表現較好,投資者在2021年前兩個季度大幅申購,在2021年6月後走勢轉弱,逐漸落後於市場表現,該類型基金投資者連續11個季度贖回基金份額。

事實上,摩根士丹利基金的債券基金業績尚可。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基金全部債券基金年內均取得正收益。

此外,上述人士指出,不同投資者有不同的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如果基金管理人未能提供多樣化的基金類型以滿足這些需求,投資者可能會轉向其他提供更多選擇的基金管理人,從而限制了基金管理人規模擴張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拓展基金類型有助於提升市場競爭力並促進規模增長,但若基金管理人選擇有針對性地投入資源發展產品線並取得較好的業績表現,同樣能夠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市場的認可。”該人士說。

外資公募積極適應本土市場

跟摩根士丹利基金債券基金業績形成對比的是其權益類基金的業績。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基金36只權益類基金中,只有13只年內取得正收益,其中最高收益是大摩數字經濟A份額和C份額,年內收益爲21.92%和21.66%。而業績最低者則是大摩萬衆創新C份額和A份額,年內收益僅爲-22.39%和-22.33%。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分析,從板塊配置上來看,基於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將所有持倉股票劃分爲金融、科技、消費、醫藥、製造、週期和其他七大板塊聚類。從 2021—2023年半年報、年報披露的全部持倉數據來看,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類基金近三年各報告期的第一持倉板塊爲醫藥板塊,而醫藥板塊近年來表現波動較大,這或許是公司權益類基金業績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

從中外合資到外商獨資,摩根士丹利基金的經歷和表現讓人感受到外資基金公司與中國市場的磨合。對此,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指出,外資控股基金管理人在適應中國本土市場時,可能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監管環境。中國的金融監管與西方國家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外資控股基金管理人需要加強對中國監管環境的瞭解和研究,確保合規經營,並通過與監管機構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瞭解監管政策的變化和要求。

第二,投資理念。中國和西方國家可能在投資理念、風險偏好、市場認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外資控股基金管理人或難以完全理解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導致在投資決策、產品設計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出現偏差。針對這一問題,外資控股基金管理人需要深入瞭解中國市場的特點,加強本地化運營,包括調整投資策略、優化產品設計、改進市場推廣等。在積極融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可以與本土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共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三,團隊建設。外資控股基金管理人在中國市場的團隊建設可能面臨挑戰,包括招聘和留住人才、團隊凝聚力等。對此,外資控股基金管理人可以積極招聘和培養本土人才,建立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團隊。此外,也可以爲本土員工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和激勵機制,提高團隊凝聚力。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吳粵寧指出,許多外資控股基金公司擁有清晰且可複製性強的投資流程和相對成熟的組合風險管理理念,以及豐富的海外投資經驗和國際視野。然而,他們能否利用這些優勢成功在中國建立品牌力還需時間驗證,特別是面臨投資方法本地化挑戰。想要在中國本地複製成功並不容易,外資控股基金公司需要深入熟悉中國市場、瞭解中國的金融政策和監管環境,在此基礎上調整他們的投資策略和方法。

吳粵寧還指出,如何吸納優質的本地投研人才也是外資公司需要面臨的挑戰。受監管限制,外資控股基金公司的海外和國內投資資源無法完全共享,需在國內找到符合投資理念、有能力執行這些策略的基金經理。“中國基金行業相對年輕,外資公司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和磨合成本來找到適合的投研人才。同時,他們在人才吸引和留用上也要面對來自內資公司的激烈競爭。”吳粵寧說。

(編輯:夏欣 審覈:何莎莎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