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張玉來:對中國加入CPTPP 日本不必糾結

張玉來:對中國加入CPTPP,日本不必糾結。(達志影像)

大陸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張玉來17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紐西蘭總理日前對中國加入《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明確表態,表示只要滿足最低要求就應該允許中國加入該組織。此前,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也對中國加入CPTPP表示歡迎。然而,作爲該組織今年輪值主席國,也是事實上領導並推進該組織達成最終協定的日本,面對其最大交易夥伴國的申請加盟卻表現出反常的糾結態度。主要糾結在:關於資料相關規定、廢除強制勞動以及承認集體談判權等勞動相關規則、補貼國有企業及政府採購方法等三個門檻。

張玉來表示,迄今爲止,日本政府關於中國加入CPTPP的態度模糊。從前首相菅義偉到現首相岸田文雄,從曾主管財務的麻生太郎到主管經濟的西村康稔和萩生田光一,凡被問及中國能否加入CPTPP時,莫不以質疑中國能否達到該組織高標準顧左右而言他。

日本態度糾結,首先是認爲CPTPP關於資料相關規定將成爲中國加盟該組織的第一道門檻。在美國退出TPP後,關於生物醫藥開發資料等相關條款便被凍結,但日本企業重視的電子商務資料流程通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等規則保持不變。中國9月實施的《資料安全法》被日本認爲可能阻礙資料自由流動、加強資料監管。因此,這與強調確保資料流程通透明性的CPTPP形成矛盾。

其次是認爲廢除強制勞動以及承認集體談判權等勞動相關規則也是中國難以實現的標準。去年底以來,關於在中國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故事在西方國家不脛而走,儘管中國外交部已經嚴正表態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但日本仍然認爲這種國際輿論會令中國加入CPTPP談判面臨艱難處境。

所謂「第三個門檻」就是補貼國有企業及政府採購方法等。日本認爲,中國正在推進和強化國有企業。中國政府採購也被認爲一直在以安全保障爲由排除外資企業。這些都將令談判受阻。

張玉來稱,表面看,上述理由條條都是冠冕堂皇,但這真的是日本政府忌憚中國加入CPTPP的真正原因嗎?「在制定國際規則的舞臺上,中國希望強化影響力和發言權」,上智大學川瀨剛志教授的這種分析恐怕纔是直擊日本政府的心理。長期以來,憑藉二戰後迅速形成的經濟大國地位,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確立存在感。如今伴隨經濟總量被中國趕超,日本的這種優越感逐漸消退。於是,面對歐巴馬政府精心搭建的「去中國化」的TPP「朋友圈」,日本經歷了從排斥到接受,最終出面引領的戲劇性轉變。它擔心,中國的加入可能會稀釋它在CPTPP中的主導作用,繼而影響它在制定國際經濟秩序時可能的優勢地位。

在CPTPP現有11名成員國中,有8個國家的最大交易夥伴國都是中國,日本和新加坡又都保有大規模的對華投資。而且,有中國加入的CPTPP,佔據全球GDP的份額將從13%增至30%。僅從經濟因素而言,讓中國加入CPTPP對現有CPTPP各國都將是互利共贏的上策。

張玉來強調,「經濟算盤」出發,日本更應歡迎中國加入CPTPP。最近,《日本經濟新聞》一則報導就點明「RCEP的經濟效應將超過CPTPP」,它指出日本政府估算RCEP將推高日本GDP約2.7%(CPTPP爲1.11%),一個主要原因是日本面向中國的無關稅品類比例將從8%提高至86%,而中國又是其第一大出口對象國。但從日本對印度缺席RCEP表達的強烈遺憾就可以看出,經濟顯然不是其最高目標。而且,在從TPP變身爲CPTPP的過程中,所謂的「高水準」也在不斷縮水,這似乎也證明經濟因素並非該組織的最核心目標。再加上在中國提出加入CPTPP申請後不到一週,臺灣當局也申請加入,這就讓日本的態度變得更加微妙。

張玉來認爲,其實,日本有必要改變自己看待中國、認識世界的態度。面對銳意改革、不斷進取的中國,作爲老牌發達國家的日本應抱以更包容的態度;面對經濟復甦動力偏弱的國內經濟,日本也應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在這方面,中國的例子或可資借鑑。長期以來,中國以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國內相關改革,形成以外促內的發展邏輯。加入WTO就是中國這一改革精神的體現。近日,中國又申請加入《數位經濟夥伴協定》中國的繼續開放,對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經濟體都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