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憂療效變差 醫:多注意病況

今年健保最新藥價於四月一日實施,此波藥價調整三大類藥物,分別爲心臟血管、神經系統及全身性抗感染用藥,民衆憂心藥價調整後,醫療院所恐出現換藥潮,影響疾病治療效果。醫師表示,民衆真的遇上換藥,應隨時注意自身病況,感受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時,可向醫師反映,換藥前醫療團隊也會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與病患說明清楚。

今年健保藥價調整品項總數達四五六八項,其中調降四五五一項、調升十七項。在心臟血管藥價調整,第一、二名爲降血脂藥物,是與立普妥、冠脂妥等相同成分藥物,兩者爲健保減少十一點四八億元支出,排名第三爲用於術後傷口皮膚去瘀的去瘀軟膏類藥物,藥價從一支卅三點七元降至廿九點一元,爲健保省下八百萬元。

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說,民衆遇到醫療院所換藥,可以多量血壓、由健保存摺APP查看抽血檢查的血脂等數據,隨時注意病況;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二、患者人數持續增加,盼健保署節省藥費後,應放寬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降血脂藥物限制,有效減少發生心血管疾病。

神經系統藥品調降價格,前三名藥物爲理斯必妥、立普能、思樂康等相同成分藥物,以思樂康來說,常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憂鬱症等患者,一顆藥價調整前爲九點六元,調整後七點九元,降幅百分之十七點七,爲健保省下一點九億元。

而精神藥物調降藥價,是否影響精神疾病患者服藥順從性?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這次調價藥物在臺上市已久,雖然有些病人執着原廠藥,但已在服用學名藥的病人應不受影響,且換藥前醫療團隊也會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與病患說明清楚。若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病人可向醫師反映,醫師會再向衛福部反映。

至於抗感染劑藥品,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此波調降藥物多爲醫院內處方用藥,對一般民衆影響不大,但醫院端對於該類藥品,還是需要多加註意,避免患者無藥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