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建議加快“藍色糧倉”建設,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報道訊(張洪禎 陳芷彤 報道 通訊員 李佳航)海洋是潛力巨大的資源寶庫。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近年來,我國將海洋作爲支撐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發展空間,在海水養殖、遠洋捕撈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建設好“藍色糧倉”、實現“藏糧於海”仍存在一些挑戰。

民進中央認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海洋生態環境問題凸顯,沿海近岸生態承載壓力較大。二是海洋漁業創新活力不足,深海海水養殖缺乏科技支撐。三是我國海洋災害較爲頻繁,綜合應災防災能力相對薄弱。

爲此,民進中央建議:

一是優化產業鏈條,降低海洋生態壓力。堅持生產和生態相協調,持續優化由岸向外的立體海洋空間資源規劃佈局。加快構建現代化海洋漁業全產業鏈,加強陸海統籌,做深做精養殖、捕撈、加工、冷鏈物流、進出口貿易產業鏈,協同培育休閒漁業、觀光、科教、海洋生物醫藥等關聯業態,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產業融合互補共贏與全產業鏈發展則是提質增效的關鍵。過去的一年已見證了深圳市“漁粵向未來”國際漁業博覽會開展、日照市以“千箱工程”的全產業鏈思維唱響海洋牧歌等打造海洋漁業全產業鏈的有益實踐,只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以改革創新爲根本動力,秉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優化產業鏈條,海洋漁業將會進一步釋放潛力迸發更強活力。

將“藍色糧倉”建設納入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範疇,加快近岸傳統漁排升級改造,拓展深遠海養殖、海洋牧場等離岸空間,提高我國海產品綜合保障能力,並降低近岸生態壓力。規劃近海生態保護區,實施禁漁、禁養等管控措施,並通過投放人工魚礁、移植海藻場、增殖放流等方式,加強近海生態生物資源養護。支持海洋碳匯基礎研究,探索完善海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自雙碳戰略提出以來,我國主要聚焦於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和運用,然而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碳吸收。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指出光合作用捕獲的碳中,有55%是由海洋生物捕獲,而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廣闊海洋正是潛力巨大的碳匯終端。因此規劃近海生態保護區既是優化海洋生態的有益做法,更是推動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重要措施。

二是強化科技支撐,促進產業創新升級。強化裝備技術研發,組建海洋裝備技術創新聯盟,錨定抗風浪、智能化方向,開展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培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設立離岸養殖技術專項,加強育種、飼料、養成品保鮮加工等產業關鍵節點技術攻關,推廣綠色低碳海水養殖模式,促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對水質、飼料投放、增殖放流、環境因素等實時監控,加強全生命週期質量溯源管理,保障食用水產品安全。

當前全球處於科技和產業深刻變革期,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爲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成爲推動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勁動力。要打造“藍色糧倉”必然需要過硬的科技,科技精準分析有助於海洋漁業科學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海產品質量,收穫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拉動海洋漁業消費。

三是健全體制機制,提升產業抗災能力。加強海洋災害機理和早期預警研究,健全立體化監測體系,夯實海洋水文基礎,不斷提高預警精度。強化防災應急體系建設,完善海岸帶、沿海地區海洋災害應急預案,健全風險預警、應急響應和恢復重建體制機制,提升涉海險情協同治理水平。健全海洋巨災保險制度,將“藍色糧倉”保險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補貼範圍,形成多層次、廣覆蓋的風險分攤機制。

四是穩固要素保障,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加強用海要素保障,讓“藍色糧倉”從業者“有恆產,有恆心”。支持藍色金融創新,提升供應鏈金融支持能力,開發海域使用權抵押貸等信貸產品,強化金融要素保障,解決好深遠海養殖、產業化養殖初期和擴大養殖規模的資金難題。

有規矩才成方圓,“藍色糧倉”建設應緊跟《“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各級政府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創新體制機制,堅持系統觀念,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提供資金支持,優化海洋防災設施。由此在破壞力極強且範圍更廣的海洋災害到來時,產業能以更科學的策略有組織地應對,降低損失,保障糧倉穩定供應。同時,發展海洋漁業需要匯聚合力,政府提供製度保障,商業銀行助力藍色金融,有多方支持纔有從業者堅持!

民以食爲天。從“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探索至“藏糧於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道路將越走越寬。我們不破壞天然的生態環境,不辜負珍貴的自然資源,推動“藍色糧倉”建設,保萬民富足,與海洋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