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差很大 干擾選舉

(圖/美麗島電子報提供)

選舉將屆,各家「民調」紛紛出爐,從學者、專家到關心選情的民衆,幾乎每天都緊盯結果施加評論,心情隨之起伏,各陣營也常依循民調趨勢作各種因應。但所有人心中都不免有個疑問:到底「民調」可信還是不可信?

臺灣選舉出現民調,是由1983年的「增額立委選舉」開始的,當時由世新大學教授吳統雄主持、《聯合報》主辦,作了首次民調推測。當時預估的當選率與一般看法迥異,但選舉結果出來卻「大爆冷門」,與預估值完全相同。從此,民調成爲選舉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

40年來,民調公司如雨後春筍,可信度卻逐年降低,以去年九合一選舉爲例,某家封關民調指臺南市長選舉是黃偉哲55%、謝龍介19.4%,最後結果卻是黃偉哲48.3%、謝龍介43.6%。民調顯然轉成「民調ㄊㄧㄠˊ」,變成大外宣的選舉利器。

衆所周知,受訪者在民調的表態,未必能化成投票行爲,但民調卻是催動選票、調整選戰策略的重要手段。但民意向來非常難以測度,只要有單一重大事件發生,就極可能造成民意的向背,兩顆子彈、反送中的效應就是徹底扭轉選情的實例。在此情況下,民調雖讓人多所質疑,卻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不可信而又不得不信,是個相當矛盾的存在。

據學者研究,歷來所發佈的各種民調,幾乎沒有一家是準的,而且通常都超過「誤差範圍」,但每逢選舉,各種真真假假、策略性、政治性的民調就鋪天蓋地而來,對臺灣的政治結構,當然是影響非常巨大的。別的不說,就以今年的「藍白合」而言,如果藍白統合,則民進黨勝算就微乎其微;但白營卻堅信其「民調」勝過藍營,無論如何非當「正位」不可,遂因而破局。

破局後,多數民調急轉直下,白營又翻轉宣稱民調不可信,於是就成了綠、藍、白三腳督局面,綠營聲勢居高不下,藍、白理想中的政黨輪替、聯合政府乃至內閣制,全都可能如鏡花水月。成與敗,全繫於對民調的解讀,平心而論,就是「民調」惹的禍,別無其他因素。

這就出現極其嚴重的問題,民調好像是無主之物,只要想發佈,任何機構都可發佈,而法令規定相當疏漏,只說「應載明負責調查單位或主持人、抽樣方式、母體及樣本數、經費來源及誤差值」,卻沒有訂出任何罰責,即便預估值與最終結果相差懸絕,也從來沒有任何民調公司遭受非議或懲處,隔年依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故技重施。

當民調成「民ㄊㄧㄠˊ」,還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嗎?爲維護民主及選舉公平性,朝野儘速擬訂更周延的「民調」發佈法令,恐怕是未來的重中之重。(作者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