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出現國徽?鹽水竹埔張聖宮浮雕引熱議

位在臺南鹽水竹埔社區的張聖宮,其廟門前殿上方的天花板,竟也有2個形似國徽的浮雕。(張毓翎攝)

另一塊天花板則有像梅花造型的浮雕圖案。(張毓翎攝)

當地土生土長的78歲魏姓民衆說,廟宇重建時沒人對這些圖案提出疑問,後來圖案又都被燈具擋住,以至於都沒人發現或反映。(張毓翎攝)

「白日青圈加上12道光芒」,令人聯想到中華民國國徽,一般大衆印象多半是在早年的公家建築才能看得到;不過,位在臺南鹽水竹埔社區的張聖宮,其廟門前殿上方的天花板,竟也有2個形似國徽的浮雕,日前被鹽水區公所導覽團隊發現,就連耆老和資深信衆都不曾注意,紛紛搖頭直呼「真的蠻少見的」。

張聖宮是竹埔社區的信仰中心,其主神是周姓先祖原在福建泉州府安溪縣故鄉所信奉的「法主公」,先民在橫渡黑水溝時,也將法主公的信仰傳承到臺灣,根據廟方記載,因有法主公和衆神的護持,以及莊民守望相助,當地人丁漸旺,需要有較大空間辦理相關科儀活動,遂於1914年創建張聖宮,1974年由莊民集資辦理重建。

區公所導覽團隊近來在盤點竹埔社區的特色點,計劃推出小旅行遊程,日前到張聖宮參訪。「疑?這好像在哪裡看過」,他們發現廟門前殿上方的3塊天花板,左、右兩邊都有着1顆小白日和12道白尖角光芒,而中間則留有1圈青色圓圈的浮雕,形似我國國徽,而另一塊天花板則有像梅花造型的浮雕圖案。

當地土生土長的78歲魏姓民衆說,他30多歲年輕時,有見證張聖宮的重建過程,但當時沒人對這些圖案提出疑問,後來圖案又都被燈具擋住,以至於都沒人發現或反映,而當時廟宇主事者紛紛凋零,無從得知當時的設計過程。

有人打趣說,「可能當時的土水師太愛國了,連工作時也要彰顯愛國精神」。不過,竹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忠信則推測應是巧合,他說,那時的土水師,可能也在學校禮堂等公家處所施作土程,所以只能用手邊特定的模具來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