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偕同中央單位 盤點後龍溪治理成果及未來計劃

後龍溪高灘地的銀合歡是河川局將要清除的外來樹種。(謝明俊攝)

臨近後龍溪畔的苗29線,是石虎重要進入後龍溪的穿越路段之一。(謝明俊攝)

臨近後龍溪畔的苗29線,是石虎重要進入後龍溪的穿越路段之一,苗栗縣政府設置穿越道供石虎通行,減少路殺事件。(謝明俊攝)

包括苗栗縣政府、新竹林管處、水保局及農委會等單位共同開會商討後龍溪生態維護工作。(新竹林管局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縣後龍溪流經8個鄉鎮,也是多種重要物種生活繁殖空間,包括苗栗縣政府及中央林務、水利等多個單位共同開會研商,維護流域內原生物種生存空間,並移除外來植物避免影響原生植物,有效維護後龍溪流域的生態純化。

後龍溪上游中的一支汶水溪,發源自加里山,沿着泰安鄉境流至大湖鄉汶水,與來自大湖鄉的另一支流南湖溪,以及獅潭鄉的桂竹林河會合後稱爲後龍溪,再順着公館、苗栗市至後龍鎮入海。其間,再加上支流新隆河流經的三義鄉及銅鑼鄉,整個後龍溪流經苗栗縣8個鄉鎮,是縣內重要的河川之一,流域行經區域更是石虎等苗栗淺山野生動物賴以爲生的棲地與藍色廊道。

包括了苗栗縣政府、水利署第2河川局、新竹林管處、水保局臺中分局、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等單位,攜手共同盤點後龍溪上、中、下游資源,及跨機關合作推動溪流友善治理成果,並考慮野生動物會利用後龍溪河川廊道水域、高灘地、河畔林等,進行兩側山區間的移動。有效維護苗栗後龍溪關注物種及整體生物多樣性,因此特別就後龍溪周邊生態植被營造,如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清除、河岸公園綠地迷你森林營造、淺山區域農田綠帶棲地保留等可行措施進行討論。

此外,對於後龍溪流經苗栗市區主流高灘地,有大批銀合歡生長,未來將規畫全數清除後,以符合河川區域種植規定前提下,挑選原生植物進行多層次植被營造,讓流域環境更適合石虎、山羌等野生動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