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藍多沒了300多億,押注王一博能否翻身?

業績頻頻"報警"的妙可藍多,官宣更換代言人。

5月9日,妙可藍多在官微發文,宣佈演員王一博爲全新品牌代言人,相關話題迅速登上了熱搜榜。啓用明顯代言人加強品牌背書和認知度,是妙可藍多大傳播策略之一,公司還在央視、東方衛視、分衆等媒體平臺投放,保持品牌傳播聲量。

不過,以奶酪第一品牌自居的妙可藍多,正在經歷業績增速放緩的考驗。2023年,公司迎來上市後首次營收、利潤雙降,引發市場關注。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繼續下滑。

慘淡業績之外,公司市值已大幅縮水。妙可藍多股價曾在2021年5月達到84.5元/股的高位,市值一度超過400億元。但截至目前,公司市值已僅剩70多億元,這也讓其大股東蒙牛同樣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官宣新代言人的同一天,妙可藍多還陷入了"反式脂肪酸"爭議。原因在於,妙可藍多奶酪製品的配料表中,含有一項名爲"食用油脂製品"的成分,而該名稱實際就是反式脂肪酸的另一種叫法,每天攝入反式脂肪酸不應超過2.2g,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這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擔憂。

官宣更換代言人

5月9日,妙可藍多在上海愚園路,舉辦了其全新品牌代言人官宣暨新品發佈會,主題爲"一起奶酪,超棒的"。

在此次活動中,王一博被正式介紹爲新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妙可藍多在其微博、微信等渠道均發佈了這一消息。

同時,發佈會上妙可藍多還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包括花酪棒、鱈魚奶酪、手撕奶酪等。

據悉,此次推新和啓動新代言人,是經營戰略轉型的動作之一。近年來,妙可藍多在迭代奶酪棒大單品的同時,面向成人消費羣體推出多款創新產品。

此次推出的櫻花洛神味花酪棒和桂花烏龍味花酪棒,屬於成人即食營養系列,特點是不含蔗糖、低GI配方。

通過明星代言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是近些年妙可藍多的傳播策略之一。2020年9月20日,公司正式簽約影視明星孫儷,全面代言妙可藍多旗下奶酪棒、馬蘇裡拉、芝士片等產品。

2020年年報顯示,通過明星代言提升品牌形象,通過消費者互動及聯合營銷提高消費者認知,同時在電商營銷、電視廣告、樓宇廣告、高鐵廣告、線下推廣、網紅直播帶貨、新媒體等多平臺、多維度、多渠道同步進行品牌營銷,是妙可藍多強化精準營銷和市場投放的重要舉措。

也是從2020年開始,妙可藍多的銷售費用明顯上漲,從上期的3.59億元同比增長97.75%至7.1億元,原因是公司奶酪業務處於快速擴張期,渠道投入和品牌建設導致廣告促銷費增加,銷售人員數量增長導致職工薪酬增加。

此後,妙可藍多的銷售費用持續走過。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妙可藍多的銷售費用分別爲11.59億元、12.19億元和9.39億元;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爲0.4億元、0.51億元和0.46億元,僅相當於營銷費用的零頭。

2023年年報顯示,除了明星代言和各大主流媒體平臺精準投放,公司還獨家冠名《媽媽咪呀第八季》《潮童天下》等經典節目,並在多部劇集熱播期間開展熱門話題營銷活動。

在內容營銷方面,公司加大數字媒體的投放,在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多個平臺,進行多維度品牌營銷,與消費者積極互動。

有分析指出,奶酪屬於快消品,主要靠營銷驅動,但也並非是一勞永逸的辦法。數據顯示,2017-2022年,妙可藍多的銷售費用率從12.47%提高至25.24%。

或許意識到了營銷費用過快增長帶來的壓力,2023年公司削減了廣告促銷費的支出,從上期的8.22億元縮減至5.54億元,從而使得同期銷售費用整體同比減少了23%。

然而,即便實施了上述降費措施,妙可藍多的毛利率在過去一年不升反降。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爲38.21%、34.15%和29.24%。

2023年營收和淨利潤雙降

值得關注的是,在官宣新代言人同一天,5月9日"妙可藍多反式脂肪酸"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消費者對反式脂肪酸食品安全的關注。

起因是有網友發現,妙可藍多奶酪製品的配料表中,含有一項名爲"食用油脂製品"的成分。該網友認爲,這個"化名"的背後,實際成分就是反式脂肪。

相關資料指出,反式脂肪酸是一種在工業加工過程中生成的不飽和脂肪酸,通常出現在氫化植物油裡,這種油經常被用來製造糕點、餅乾、快餐和一些乳製品。食用超量的反式脂肪酸可能會讓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大幅下降,增加罹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

對此,有網友評論,"太可怕了","這是給祖國花朵吃的嗎"。不過,有媒體稱妙可藍多在迴應中表示,建議孩子慢慢吃,所有產品生產均符合國家標準,目前也在關注此事,後續有結果會進行回覆。

2023年年報顯示,妙可藍多主營業務爲以奶酪爲核心的特色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奶酪棒、奶酪片和馬蘇裡拉奶酪爲報告期內核心產品,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凱度數據顯示,在 2023 年中國奶酪品牌銷售額中,妙可藍多奶酪市場佔有率超過35%,奶酪棒市場佔有率更超過40%,穩居行業第一。

不過,即便佔據了行業龍頭位置,妙可藍多的業績仍出現了持續下滑。

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8.3億元,同比增長7.8%;歸母淨利潤1.35億元,同比下降12.3%。公司將淨利下降歸咎於交通物流不暢、原材料價格上漲、競爭加劇、消費疲軟等因素的影響。

2023年,妙可藍多實現營收爲40.49億元,同比下降16.16%;歸母淨利潤6344萬元,同比減少53.9%,這也是妙可藍多上市後首次營收、利潤雙降。

對於利潤的下滑,妙可藍多稱,主要由於2023年行業增速放緩、奶酪主要原材料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以及公司鎖匯收益減少、利息淨支出較上年同期增加等導致淨利潤出現下降。

按收入結構劃分,作爲公司的營收支柱,奶酪業務在去年實現營收31.37億元,入較上年同期下降18.91%。同時,受原材料市場行情與匯率雙重波動的影響,主要原材料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導致公司奶酪板塊毛利率同比減少 3.72 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近年在公司總營收佔比接近80%的奶酪業務,決定着妙可藍多整體業績的走向。但有資料顯示, 一方面目前奶酪行業正在大幅降溫,另一方面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基於馬上贏線下零售監測網絡中的數據,從2022年1月至今,奶酪類目的整體銷售額呈現較明顯的階梯性下滑趨勢。從銷售均值來看,2022年、2023年以及剛剛過去的2024年第一季度,奶酪類目的均值均在下降通道中。

在乳製品大類的市場份額中,奶酪佔比已從2022年1月的最高點5.92%滑落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3.5%左右,下滑幅度約爲40%,幾近腰斬。

此外,過去幾年,奶酪產品被乳企視爲擴充品類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巨頭紛紛入場。蒙牛、三元、光明、新乳業等乳製品公司幾乎都加大了這一品類的研發和市場投放。

在此情況下,"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也將面臨更大壓力。最新業績顯示,進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但營收卻同比下降7.14%。

市值大幅縮水蒙牛浮虧

妙可藍多前身是命途多舛的山東農藥。

天眼查資料顯示,1988年,山東大成農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大成股份登陸上交所,彼時公司主營業務爲敵敵畏、氧化樂果等化學農藥以及氯鹼等。

2012年,大成股份置出全部化學農藥資產和負債,同時置入華聯礦業100%股權,全面轉爲以鐵礦石採選爲主營業務的企業。

好景不長,華聯礦業在連續三年業績實現負增長後,再一次醞釀重組。而這次接盤的,則是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

來自吉林延邊的柴琇,曾在國有商業企業中百商廈工作,後下海經商以代理休閒食品起步。"當年生意好的時候,1個月能賣掉3個火車皮家鄉牌土豆片。"要知道,另一個生意以火車皮計數的還是前首富牟其中。

就這樣,柴琇僅僅在下海三年後,便斥資9800萬元開發了白城新世紀廣場。進軍商業地產後,2001年柴琇又拿出5000萬元資金成立了吉林廣澤乳業,2008年開始佈局奶酪產業。

8年後的2016年,妙可藍多通過資產重組借殼廣澤股份登陸資本市場。此後,讓妙可藍多名聲大噪的是其搭上乳業巨頭蒙牛。

2020年1月6日,妙可藍多公告披露,蒙牛與公司多名股東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蒙牛以每股14元的價格受讓妙可藍多非限售流通股份2046.7853萬股,佔妙可藍多總股本的5%,總價款約2.87億元。

到2021年7月,蒙牛再次以30億元的定增方式將持股比例上升至28.46%,成爲妙可藍多的控股股東。

2024年一季報顯示,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妙可藍多36.51%的股份,柴琇直接持有14.81%。

"搭車"蒙牛後,妙可藍多股價迎來快速拉昇,於2021年5月底衝上每股84.5元的最高點,不過此後便一路下滑,截至5月10日收盤價爲14.39元/股。有媒體統計,蒙牛的幾筆增持合計浮虧超過20億元。

"去年我的財務報表不好,我也很難過,我們股票從84塊錢跌到今天不到13塊錢,幾十億身家沒有了。"近期舉辦的2024中國商界木蘭年會上,妙可藍多創始人、CEO柴琇如此表示。

她還坦言公司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奶酪行業去年以20%的速度下滑。但由於妙可藍多奶酪棒成爲爆款之後,國內又成立了上百家奶酪棒企業,公司面臨着接下來的路如何走的問題。

除了難過,柴琇也在反思,她稱去年公司因爲供應鏈問題,成本上漲了過億。因此,希望隨着企業規模擴大也能將成本優勢打造出來,成爲品牌之外的另一道護城河。

柴琇能否如願以償?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