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蛋荒金句連發 邱臣遠酸:被提升的只有陳吉仲口才

全球受極端氣候影響、禽流感肆虐,以及俄烏戰爭下飼料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世界各地都陷入「缺蛋潮」,民衆對蛋的需求孔急,市場的攤商也有行銷對策,傳統市場一位攤商,推出加購策略,消費者要買蛋,需配合選購攤子上的鹹鴨蛋或其他商品。(粘耿豪攝)

因低溫、禽流感影響,國內蛋荒難解,雞鴨蛋價格雙雙調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稱,國內產量恢復要到5、6月,期間將全力調度滿足消者需要。對此,民衆黨立委邱臣遠11日批評,臺灣從飛彈缺到雞蛋,過去搶口罩搶疫苗,現在搶藥、搶水、搶雞蛋,但陳吉仲面對蛋荒問題只會金句連發,「一場全臺大缺蛋,被提升的只有主委的口才反應力。」

邱臣遠質疑,臺灣產蛋雞隻從3300萬隻,養到4500萬隻,但雞越多蛋卻越少。臺灣產蛋雞與人口比率達到1.84:1,產蛋率僅有52%;反觀日本蛋雞與人口比則是1.13:1;而歐盟最晚淘汰格子籠的義大利則有82%的產蛋率,蛋雞與人口比是0.68:1,一隻雞可以滿足一個人以上的需蛋量。

邱臣遠批評,面對缺蛋,農委會不斷找藉口,從飼料漲價、禽流感到氣候不穩;甚麼都怪,怪天氣、怪雞舍老舊、怪人民搶購、怪雞隻種源不穩定,就是沒有怪政府自己。問農委會甚麼時候可以穩定供蛋?從前年延到去年,又從去年延到今年;再從3月延到4月、眼看又要從4月延到6月。

邱臣遠提到,面對蛋荒問題,陳主委金句連發,遊刃有餘。對於買不到雞蛋,陳主委說「歡迎大家採購鴨蛋」;對於蛋價飆漲,陳主委說「只承諾解決『蛋荒』,沒說解決『蛋價』」;缺蛋爲何沒有持續進口,平抑蛋價?陳主委說「各國都缺蛋,而東南亞打疫苗,所以不進口」,沒想到一場全臺大缺蛋,被提升的只有主委的口才反應力。

邱臣遠認爲,臺灣蛋雞產業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改善飼養環境,淘汰傳統開放式雞舍,升級爲水濂式封閉雞舍,以及提升蛋雞種源多元穩定性,已刻不容緩。希望陳主委拿出農業專家的實力,確實改善,而非只有口頭宣示說自己知所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