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估正常偏少 降雨強度卻更強

因應去年新北市雙溪區造成6人死亡的「虎豹潭意外」,爲避免重演類似憾事,氣象局推出「山區暴雨警示訊息」災防告警服務,當溪流上游或附近山區發生暴雨時,即發送簡訊給該區民衆。(陳君瑋攝)

中央氣象局29日發佈梅雨季預測,預估今年5至6月的梅雨季總雨量「正常至偏少」機率較大,氣象局提醒,梅雨季總雨量雖無明顯增減趨勢,但降雨時間有更集中、降雨強度有更強的情況,除容易造成災害,也增加預報的困難度,呼籲應做好防汛準備。

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表示,梅雨季經常會有滯留鋒面徘徊在臺灣附近,產生連日豪雨,並伴隨短時強降雨現象,但也會有冷熱交替明顯、出現極端高溫等情況。臺灣梅雨季雨期發生的時間,約爲5月後半月至6月前半月,目前預估今年5月中下旬有機會建立大尺度夏季季風環流型態,但預報不確定性高,仍需滾動性更新。

呂國臣指出,預估未來一季的雨量正常至偏少機率較高,5月及6月爲正常偏少、7月爲正常,至於氣溫則都是正常至偏暖。

呂國臣提醒,梅雨經常帶來劇烈天氣變化,發生時要注意豪雨、雷擊、強陣風、小範圍冰雹或龍捲風;豪雨發生時應提防積水和土石流問題,也應注意中央氣象局發佈的豪雨特報,嚴防災害。

隨着氣候變遷情況加劇,氣溫也出現變化,呂國臣表示,如果以百年溫度變化可以發現,臺北過去35度高溫集中在6月後,但近年臺北的5月就曾有35度高溫出現,甚至一直持續到9月也曾出現過,更出現許多高溫極值,全球暖化過程,使臺灣的極端高溫日數增加且提早報到。

另外,因應去年新北市雙溪區造成6人死亡的「虎豹潭意外」,爲避免重演類似憾事,氣象局推出「山區暴雨警示訊息」災防告警服務,針對臺北市雙溪(楓林橋與碧溪橋)、新北市虎豹潭及新北市大豹溪等3個試辦區域,當溪流上游或附近山區發生暴雨時,即透過災防告警系統發送手機簡訊給該區民衆,提醒收到警訊後須提高警覺,並留意周遭溪流水位變化,減少非必要河牀遊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