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空軍力推“衛星擴散化”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道 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5月16日報道,美國太空軍正在轉向由大量小型衛星、而不是少量大型先進衛星組成的軌道架構。這些數量激增的衛星羣爲太空部隊帶來優勢,但也提出有待解決的新問題。

美國 太空作戰司令錢斯·薩爾茨曼將軍說,衛星數量擴散的主要好處是提高了部隊的抗打擊能力。 薩爾茨曼在美國太空基金會的研討會上說:“如果我只需要五顆人造衛星來執行一項任務,那麼在對手看來,他不用考慮太多目標。但是,如果我們把任務擴散到數百顆衛星頭上,就會大大改變對手的攻擊謀劃。”

太空軍積極追求擴散化的一個任務領域是導彈預警和對先進武器的追蹤,例如高超音速武器。美國太空軍的太空發展局正在開發一種名爲“增強作戰人員太空架構”的低地球軌道衛星羣,而太空系統司令部正在研究一種類似的中地球軌道項目。

這兩個組織都在以兩三年爲一階段的節奏,進行系統採購和部署,並將從多個供應商那裡購買人造衛星。

太空系統司令部的一份新聞稿稱,“這種獨特的發展戰略鼓勵持續競爭,推動創新技術進入項目的各個階段”。 然而,該司令部太空傳感項目執行官羅布·戴維斯上校說,這種策略也帶來了挑戰,比如如何實現不同公司衛星的數據共享。

戴維斯在研討會上說,在將於2026年發射的第一階段中軌道衛星羣中,包括雷神公司在內的三家簽約供應商所提供的衛星“基本上是不能互聯的”。“譬如,雷神公司的衛星只能與雷神公司的衛星對話,然後不同公司的衛星通過我們的地面網絡獲取數據。”

他說,對於第二階段及之後的衛星版本,“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能夠實現跨平臺通信。所以,這是我們正在研究的一個領域:能否在合同中給出一個足夠成熟的研發標準?”

戴維斯說,太空發展局已經發布了其低軌道衛星羣的光通信終端標準,太空系統司令部正在與該機構和工業界合作,爲中軌道項目拓展這些要求。

今年4月,太空發展局發佈了一份關於下一代4.0版光通信終端標準的信息徵求書。其局長德里克·圖爾尼爾說,按照這套新標準,太空發展局希望藉助技術進步,允許“在與之前系統的尺寸、重量、功率和成本相同的情況下,實現更高帶寬”。

擴散化的另一個挑戰是,如此多的新衛星可能會令太空軍的領域感知系統難以招架。然而,太空系統司令部負責太空域感知和作戰能力的項目執行官員布里翁·麥克萊恩上校表示,他對太空軍能夠解決任何潛在問題持樂觀態度。

他說:“物體數量極爲龐大所帶來的挑戰是,我們需要大量的數據,我們需要大量的來源,我們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麥克萊恩稱讚說,司令部項目執行辦公室在戰鬥管理、指揮、控制和通信方面正在完成相應工作,“以實現處理能力的升級,我認爲這將切實解決許多挑戰”。

他說:“我們的需求將繼續增長,我預計,那些想要從事一些不怎麼符合國際規則的活動的對手……將試圖利用這一點。我也瞭解我們太空軍的實力,如果我們能給他們提供合適的工具,他們就會找到新的方法,確保對手沒有可乘之機。”(編譯/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