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位統考生中平均有一人被錄取,考研上岸難度或迎來拐點

“未來幾年,考研報名人數很可能在現有大基數基礎上,出現10%左右的上下波動,很難再出現連續高增長或大規模下降的趨勢。”

3月21日,新東方(NYSE:EDU)大學生學習與發展中心發佈的《量化考研:考研年度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上述結論。

2024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出現過去九年來的首次下降,同比減少36萬至438萬人,降幅達8.2%。

該數據一經公佈,即引發各界熱議,有人將其看作當代年輕人拒絕“內卷”、選擇“躺平”的標誌。

其實,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上來分析考研的報名人數,就會發現這並非首次下降。2014、2015考研曾連續兩年出現研究生報名人數的同比減少。

隨着經濟發展趨勢向好、出入境防疫政策放鬆,就業、留學等全面迴歸正軌,在報考人羣基數基本穩定的前提下,考研報名人數出現下降屬正常現象。《報告》指出,這反映了年輕人對於未來發展規劃的理性思考,也給過去幾年的“考研熱”降了溫。

相比整體的報考人數,考生更關注的一個數據或許是真實報錄比。

與整體報錄比不同,真實報錄比的計算減去了研招碩士推免生和博士生的數量,能進一步體現考研的競爭壓力。

通過整理分析大約800個研究生招生單位以及下屬學院和專業的海量數據,新東方得出的統計結果顯示,2024考研統考生的真實報錄比約爲4.26,這意味着,平均約每四位統考生報名最終會有一個人“上岸”成功,較2022考研的5.76明顯下滑。

《報告》指出,相比之前幾年的報錄比,考研上岸難度的提升依然在合理範圍內,並沒有出現考研人“極度內卷”的競爭局面。

“報錄比並不能全面反映考研的難度。”新東方大學生學習與發展中心考研項目總監李琳對這一數據相對謹慎,她在接受界面教育採訪時強調,考研難度本身是一個多元化的評價指標,過度依賴報錄比可能讓人誤以爲考研難度僅與報錄比有關。

從招生來看,研究生繼續處於擴招狀態。

《報告》指出,過往幾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速基本維持在5%左右,但是每三年會出現一次明顯的擴招。按照該規律,2024考研的招生人數增長規模可能還會維持在4%-6%的區間。

整體來看,2024考研統考計劃招生人數共878365人,同比增長2.7%。其中,增幅前三名的學科門類是交叉學科、軍事學、工學,分別同比增長770.3%、8.7%、5.2%;降幅前三名的學科門類是歷史學、經濟學、哲學,分別同比減少14.4%、6.6%、2.8%。

交叉學科的統考計劃招生人數之所以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2023考研這一學科的招生人數基數較小,其統考計劃招生人數絕對值的變化並不顯著。

值得關注的是,基數大的學科門類統考計劃招生人數的變化。例如佔比最高的工學,其統考計劃招生人數的高增長,一定程度反映了相關專業就業時,對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儲備要求較高。

一方面,隨着過去十幾年來本科擴招,工科門類專業對口崗位對本科應屆生的招聘需求接近飽和,越來越多的本科應屆畢業生選擇考研以提高就業競爭力,因此碩士招生人數也相應上調。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加大對建設教育強國的資源投入,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因此,對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投入也進一步加大。

從招生單位的層次來看,985高校和科研院所2024考研統考計劃招生人數同比下降2.2%、2.4%,分別減少2887人和523人。一定程度上與推免人數的佔比、博士研究生(直博)的人數增長相關。

整體來看,“非雙一流”的其他普通高校貢獻了最多的擴招名額,相比2023考研的統考計劃招生人數,增長了23893人。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下稱專碩)佔比持續提升。

相較培養學術研究人才的學碩而言,專碩主要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從過去三個考季的統考計劃招生人數中專碩佔比來看,目前已經達到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中提出的“專碩招生規模佔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的目標,且依舊保持增長趨勢,從2022考研的66.2%提升到2024考研的67.5%。

“對於學術型人才的培養導向,整體由碩士轉向了博士,而碩士階段更多是偏實踐應用。”在李琳看來,無論處於哪一個學科門類,這是她能感受到的非常大的一個變化,也順應了國家整體的人才培養趨勢。

國內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目的是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實際工作能力強、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目前,中國很多領域都有尚待突破的關鍵技術,這些技術相當程度集中在科技應用和轉化方面,需要大量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新東方預計,未來幾個考季,這一佔比將保持基本穩定。隨着碩士研究生整體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專碩的招生總規模預計還會進一步擴大。

《報告》數據顯示,考生在可投入的時間成本方面,呈現出整體較強的目標導向,逾八成受訪考生會把考研年數上限放在兩年及以上。爲了考研成功,有54.5%的受訪考生願意至少參加兩次考研,19.7%的考生願意至少三次,另有5.7%的考生表示會爲了考研成功的目標一直努力,直到考上爲止。

由於過去幾年考研報名人數增幅超過招生人數增幅,考研成功上岸的整體難度有所提升,因此非應屆生羣體二戰或三戰考研的成功率也有微降,但其上岸成功率仍遠超相應年份的整體上岸率。

據新東方統計,從2018考研到2020考研,碩士研究生整體報錄比持續升高,考研的上岸難度也相應提升,整體上岸人數佔比從32%下降到29%,但選擇二戰或者三戰考研的羣體,其上岸率均超過40%,明顯高於均值。

往屆生羣體選擇考研的人數佔比增加,這一點從相關衍生行業的數據也能得以印證。

往屆生通常在備考過程中會面臨在家學習狀態不佳、圖書館位置有限等問題,因此會更傾向選擇能提供沉浸式學習氛圍的付費自習室進行備考。從2019年至2022年,有線上記錄的付費自習室門店數量從157家迅速擴大到4178家。

此外,還有不少應屆畢業生將考公/考編作爲備選的發展方向。據拉鉤招聘《2024屆高校畢業生求職抽樣調研報告》顯示,41%的2024屆畢業生將考研作爲首選方案,選擇考公/考編以及靈活就業的佔比則分別爲32%和15%。

從最近兩年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數據對比來看,各行業碩士研究生的校招平均月薪相比本科生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且均呈現出行業間的較大離散度。

目前在就業市場上,平均薪酬最高的50個專業中,理工類的佔比更高。排名前五的專業分別爲: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均爲理工類專業。由此可見,用人單位當前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更爲急迫,資源投入也會相應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