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對華爲在她訪華期間推出搭載先進芯片手機感到不悅,外交部迴應

(原標題:美商務部長對華爲在她訪華期間推出搭載先進芯片手機感到不悅,外交部迴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2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在她訪問中國期間,華爲推出了一款搭載先進芯片的新型手機,這讓她感到不悅。請問推出這款手機的時機是否是爲了在她訪華期間給她難堪?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資料圖

毛寧說,“華爲選擇什麼時候推出新款的手機,這是企業自己的決定,我不瞭解。”

關於美國商務部長的有關表態,毛寧表示,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們一貫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這種歧視性和不公平的做法。破壞自由貿易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也會擾亂全球的產供鏈穩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我們也想告訴美方,遏制打壓是阻擋不了中國發展的,只會增強中國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的決心和能力。

延伸閱讀

雷蒙多沒有談成什麼,但帶回去了很多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來華訪問,來了,又走了。誰都說不清她在中國談成了什麼,又帶回去了多少。

美國對中國的對抗是全方位的。進攻是最好的防禦,但美國不敢在軍事上升級,在政治上又升不動級,只有在經貿和科技上主動進攻。但貿易戰打不動了,中國也根本不理戴琪,雷蒙多成爲美國主動對抗的核心人物。

雷蒙多“不負使命”,一段時間來,各種科技禁運和商業制裁都是她領導的商務部在主導。但她畢竟是商務部長,通過經貿發展美國經濟纔是她的正事。在世界最大進口國和世界最大出口國之間理順經貿關係最終回到了雷蒙德(還有整個拜登當局)的視野。

中國也樂見中美經貿的正常化,所以雷蒙德成爲好幾年來第一個受到邀請訪華的美國部長級官員,布林肯、耶倫都是“按照雙方商定”來訪的。至於克里,氣候反正不是眼下中美關係的焦點。

雷蒙德訪華4天,談了很多,談成了什麼?

比較受關注的是中美建立商務部層級溝通機制,還建立了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但這些其實在特朗普全面中斷中美溝通機制前,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層次上存在。當年還有年度戰略會晤,都由雙方主要部長級及事務級官員出席。

8月27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左二)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與中國商務部美大司司長林峰和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右)握手

雷蒙多來華還帶着任務:促使中國航司把積壓的波音737MAX訂單提貨。波音的飛機早造出來了,中國不提貨,尾款就收不到,這是很大一筆錢。而波音在交貨前,必須對停放封存已久的飛機做全面檢查和升級,確保達到目前標準,因爲交貨需要符合的不是出廠時的標準,而是交貨時的標準。這又是一大筆錢,而且拖得時間越久,升級路線越長,開支越大。

波音想過把這些飛機轉用於交付其他航司的訂單,等中國航司恢復提貨的時候再把後續的訂單轉過來滿足中國航司。處理好的話,對交貨順序的擾亂影響可以降低到較小。問題是,民航客機既是大批製造,又是量身訂造,每架飛機的座位間距、型號、材質、顏色、是否有航司標識都是特定的,衛生間、廚房也是按照航司要求定做的,更不用說機艙內特定語言的標識。機外塗裝更是要重新弄過,這是很可觀的花銷。

同時,要是中國航司突然恢復提貨了,波音交貨不及時,是否要承擔延遲交貨的責任,是一筆打不清的官司。波音未必沒有理由,但要是惹惱中國,影響以後的訂單,就得不償失了。波音飛機現在已經上小黑本了,不想多事。

雷蒙多還希望推動中國航司買更多的波音,畢竟一架大波音就值幾船豬肉、幾十船的玉米。

雷蒙多還要代表美光向中國交涉,要求解除禁令。和波音飛機一樣,後來就沒下文了。中國同意的可能性等於零,針對美國的各種無聊制裁,中國不加碼(不光是美光)反制裁就是客氣了。

當然,這兩件事都沒有實現。行前提到,行中不提,現在走了,也沒下文了。

一段時間以來,芯片是美國對付中國最有力的武器,不僅美國禁運,還拉上荷蘭和日本在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上對中國禁運。雷蒙多在行前、行中一再強調,美國的芯片禁運事關美國國家安全,絕不鬆動。

美國沒有想到的是,是否鬆動不僅取決於美國,也取決於中國。這就像打仗一樣,戰線的移動可以來自一方的撤退,更可以來自另一方的進攻。

在雷蒙多訪華期間,華爲一不做預告,二不開發佈會,悄悄地直接開售Mate 60系列,但拒絕透露是否5G、採用什麼樣的芯片等信息。網傳Mate 60系列採用麒麟9000S芯片,採用7nm或者5nm和堆疊技術,操作系統當然是鴻蒙。

華爲Mate 60系列在雷蒙多訪華期間悄悄開售

這很難不使人聯想到2011年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期間,中國“悄沒聲息”(實際上是在爬牆黨衆目睽睽之下)地首飛殲-20的事情。不僅有力地打破了“中國隱身戰鬥機還要10年”的迷思,還決定性地打亂了美國空軍的裝備路線。F-35從傲然地關注別人的脖子變爲時刻要關注自己的脖子。

華爲Mate 60系列代表中國在芯片和半導體方面實現了怎樣的突破還有待觀察,但華爲從來是不放空炮的狠角色,中國更是信奉行勝於言。打壓華爲是美國的國家行爲,那麼保衛華爲顯然也不是華爲一家公司的私事,華爲Mate 60系列的意義遠遠超過公司自救。

殲-20代表的是中國的整個材料、機械、電子科技,華爲Mate 60代表的則是中國的整個芯片、設計、軟件生態。殲-20和渦扇15代表中國正在走向“戰鬥機自由”和“航發自由”,華爲Mate 60代表的或許是中國正在走向“芯片自由”和“移動技術生態自由”。

華爲將在9月12日舉行發佈會,這將是世界上少見的“先發售,後發佈”的情況。華爲特意選在蘋果iPhone 15發佈會一起的時間。如果華爲發佈會引起比蘋果更大的關注,這將一點都不奇怪。畢竟人們太想知道:華爲的悶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可以確定的是:華爲打的是反擊戰,不是騷擾戰,推出Mate 60系列不是爲了秀存在,而是爲了真正重回5G和手機市場。華爲的核心業務是通信,但手機業務的盈利是華爲的造血機制,對華爲的核心業務至關重要。美國正是從給華爲製造貧血出發,傾國家之力打壓華爲。

不斷有人猜測,Mate 60系列的麒麟9000S芯片是美國禁令前臺積電趕工的囤積品。不能說不可能,但禁令截止期是2020年3月,華爲沒有特殊理由的話,不可能等兩年再推出以早就到手的芯片爲基礎的手機,兩年的技術冷卻期對日新月異的手機是致命的。如果麒麟9000代表絕唱,早唱完,早超生,畢竟2020年10月發佈的iPhone 12在今天已經是“遠古時代”的東西了。

不解決芯片的可靠供應,華爲推出Mate 60就不可能保證市場上的可靠供應,只能自己暴露致命短板。是個地球人都知道華爲受到芯片禁運,華爲沒有必要在地球上再廣而告之一遍,而且無謂地消費人們對華爲的摯愛。

一個可能是麒麟9000S已經國產化了,如拆解中發現在芯片上的“CN”標識所示,這樣芯片是保證供應的。另一個可能是麒麟9000S確實是臺積電存貨,但華爲已經解決了續供問題。

續供依然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國產化了,這與上一個國產化有所不同,這是指在臺積電芯片消耗完畢之前,國產替代芯片有把握接上。二是通過某一神秘來源“陽澄湖大閘蟹”式地在中國“洗”一遍,繞過美國製裁。

第二個可能性很低。華爲Mate 60出臺後,美國必然全力以赴調查是否有人繞過美國製裁。這種事瞞不過的,代價是致命的,涉及的必然是大公司而不是小作坊,很難想象有人會幹。這是大量公開發售的民用產品,需要的量很大,不是偷偷摸摸能解決問題的。

海思在設計麒麟9000的時候,用的還是美國EDA,這也在禁運之列。華爲已經宣佈自研成功EDA,可用於14nm以上的芯片設計。華大九天是中國資格更老的EDA勁旅。

麒麟9000S大概率不止14nm,到底是7nm還是5nm還沒有定論,也可能是用某種先進的功能性等效技術實現了7nm或者5nm的性能。從華爲“話說一半、事做一倍”的做派來推斷,華爲EDA很可能已經能設計7nm甚至更小節點的芯片,只是不想招引更多的美國無聊制裁而已。

另一方面,麒麟9000是華爲被全面制裁前最後的手機芯片,凝聚着當時的最高水平。但在被制裁後,繼續研製更先進的芯片不是當務之急,打通國產生態更加重要。不排除麒麟9000S是以麒麟9000爲基礎、用國產EDA和芯片工藝重新打通的過渡之作。在這一步之後,華爲再重上征程,研製直懟iPhone 15、16以及未來型號的更先進芯片。

因此,從邏輯上推斷,麒麟9000S是國產的,或者國產在規定時間內就可接上的。這個時間不會長,不超過手機的更新週期,一般在一年。

除此之外,Mate 60在技術上除了衛星通話等,未必有太多亮點。閃亮迴歸本身就是最大的亮點。重新踏上征程後,華爲這架被打得千瘡百孔的強擊機又漲滿血條,憋足勁創造更大的亮點。沒錯,對於華爲來說,沒有最大的亮點,只有更大的亮點。

中國在先進半導體方面憋大招,美國不是毫無知覺。

8月9日,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AI)等敏感科技領域的對華新投資,還要求美企就其他科技領域在華投資情況向美國政府通報。

美國財政部指出,限制措施將針對併購、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等股權收購、綠地投資、合資企業,以及某些可轉換爲股權的債務融資交易,已有投資不受影響,也不涉及被動投資,如持有中國上市公司的股份。

拜登對華投資禁令的三大領域 圖片來源:彭博社

看起來美國越來越強勢了,實際上美國越來越沒轍了。限制投資意味着美國承認:單靠產品和技術禁運已經不能阻止中國進步,中國突破技術瓶頸只是時間和投資問題,美國能做的只是不火上澆油。相比之下,美國對伊朗、朝鮮的科技封鎖是不言而喻的,但從來沒有費心去封鎖投資,因爲沒有這個必要。

中國科技有充沛的自主發展勢頭。據報道,在2015-2021年間,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約有37%的資金來自美國。美企投資是認定中國有能力突破相關瓶頸,而且突破瓶頸後會產生大量經濟效益,才蜂擁來中國投資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是頂着政治不正確來投資的,在奧巴馬時代,美國的對華政策已經轉向了,只是還沒有特朗普時代那麼喪心病狂。

華爲Mate 60證明了美國的感覺正確:美國確實只剩不爲中國先進科技之火澆上燃油這件事可做了。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高官接連訪華,一方面宣稱要溝通,另一方面又宣稱不期望有突破,事實上也確實沒有突破。中國和美國其實不是溝通問題,交換的都是對方早就知道的,誰都清楚對方的戰略目標和決心,也都明白簡單的溝通不可能使得對方改變方向。

美國的對抗弄得盟國很難受,美國需要向盟國證明:美國在努力改善美中關係,使得盟國不那麼難受,願意繼續綁在美國的戰車上。中國沒有這樣的問題。中國不要求任何國家站隊,中國只希望任何國家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要是不走陽關道,偏走獨木橋,掉河裡就只能怨自己。

所以中美還會繼續溝通,拜登還會繼續期望峰會,但誰都不期望溝通能帶來什麼結果。

言辭不能改變心態的時候,只有行動才能。

華爲“恰好”在雷蒙多訪華期間“於無聲處爆驚雷”。有人用Mate 60 Pro爲雷蒙多的新聞發佈會拍照發布,如果雷蒙多沒有看到,相信很多人會看到的,包括美國的盟國,如荷蘭和日本。

雷蒙多沒有談成什麼,但帶回去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