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疑臺論」讓蔡政府難堪

(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本經濟新聞》專欄報導臺灣國軍幹部外省人居多,國防部長多被外省人壟斷,9成以上退役軍官赴大陸出售軍事情報,甚至指蔡總統管不動軍隊。此報導一出,親綠媒體立即引用,沒有其他求證,照單全收,缺乏平衡報導,在臺灣引發軒然大波。

面對日本媒體公然的「疑臺論」,政府與民進黨的反應卻遠不如日前「毀臺計劃」引發「疑美論」時的積極與強勢。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聽聞後爆粗口大罵胡說八道,獲得盛讚;而外交部與總統府只能表達遺憾,呼籲媒體善盡查證責任。迴應姍姍來遲,且力道薄弱。

此次《日經新聞》的專欄內容與事實偏離過巨,甚至讓人有穿越時空之感,彷彿回到50年前的臺灣。不知這是作者個人看法,抑或是反映出日本部分人士對臺灣軍隊的刻板印象。不論如何,這報導不僅打擊國軍士氣,甚至打臉蔡總統,對一向強調臺日關係友好密切的民進黨政府來說,不僅難堪,更讓人不解。

美國國內也一堆「疑臺論」的聲音,說臺灣國防預算投入太少,役期太短,強調臺灣必須增強自我防衛能力,更暗示臺灣人如果不自助,美國人也未必願意出兵。這種論述不難理解,目的不外希望臺灣多花點錢買武器。但《日經新聞》的「疑臺論」看起來卻不像在呼應美國的路線。

如果蔡總統執政7年還控制不了軍方,或是臺灣的軍隊仍大量被共諜滲透,那首先不是應該馬上換掉失格與無能的總統嗎?其次就是換掉軍中大部分所謂的「外省」將領與幹部。否則,若順著作者文章的結尾,對臺灣軍隊是否有與日軍一起共同捍衛領土的能力表示憂慮的邏輯推演下去,難道是在鼓勵日本放棄臺灣嗎?這是對前日本首相安倍所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方向的調整嗎?不論如何,受傷的都是蔡政府。

如果《日經新聞》的報導也是一種認知作戰,目的是跟在美國老大哥後面,想對臺灣施加壓力,或挑起兩岸的仇恨矛盾,但方法卻充滿對臺灣的軍隊與領導人的不信任,只能說是拙劣的操作。而臺灣部分綠媒不假思索全盤接收,這次恐怕踩雷犯了衆怒。

不久前,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公開批評,「疑美論」一旦形成社會共識將威脅臺灣安全。綠營很習慣將這種說法操作成在野黨配合北京的認知作戰。但如今號稱同屬民主陣營的美、日都出現「疑臺論」,拿北京認知作戰那套根本解釋不通。

就算美、日和臺灣在民主價值與部分利益是一致的,但每個國家仍有自己的盤算,他們認爲優先的,未必對我們最有利。與其盲目順從其他國家爲我們下的指導棋,臺灣更應該思索自己的最佳選項。(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