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爲阻止中國清潔技術,耶倫拋棄有200年曆史的經濟學原理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彭博社4月9日文章,原題:爲阻止中國清潔技術,耶倫拋棄有200年曆史的經濟學原理 想象一下,如果一家中國企業宣佈計劃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會怎樣?建設這家工廠將耗資50億美元,使電池包年產量超過去年全球產量。這個龐大的工廠可能佔地4平方公里,僱用6500人並將成本降低30%,摧毀任何未能跟上其步伐的競爭對手。這聽起來像“掠奪性產能過剩”的定義,旨在掏空世界製造業,從而爲咄咄逼人的重商主義服務是吧?如果是這樣,那麼10年前埃隆·馬斯克就是這麼推銷特斯拉在內華達州建造的第一家超級工廠的。

這應該是美國財長耶倫需要考慮的,她最近訪華,試圖說服中國政府和企業相信他們對清潔技術投資過度且具有破壞性。“政府支持正導致產能嚴重超過中國內需和全球市場承受能力。”耶倫在廣州對中國美國商會發表講話時這樣說。她上月表示這種過剩正在“太陽能、電動汽車和鋰電池”等行業中累積。

冷靜一下,她建議的政策轉變令人奇怪。作爲一名經濟學家,她正在摒棄200多年來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之一:比較優勢。如果一個國家能以更低成本製造商品,你就不應該提高關稅壁壘。相反,應該進口這些商品,並將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出口到對方市場。

這種轉變有幾個尤其值得注意的方面。首先,光伏板、電動汽車和鋰電池等清潔技術在中國出口中的佔比仍然很小,去年約爲5.7%。中國清潔技術產品的出口與該國最大出口產品門類——手機和電腦——相距甚遠。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一代人的時間裡,美中經濟關係的失衡程度已經降至最低點。2023年美中貿易逆差達2790億美元,爲2010年以來的最低值。相對於美國經濟規模,該數字是自2002年以來的最低值,當時中國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幾個月。

華盛頓在談論氣候變化時認定清潔技術是必要的,但在對抗中國時,卻聲稱其清潔技術供應過度。就在4個月前,美中兩國同意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這一目標後來成爲去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的核心。

謹記,一個大型製造工廠從計劃到全面投產通常需要至少3到4年的時間,而且許多宣佈要建的工廠甚至從未建成,因此很難聲稱世界已經供過於求。如果我們要向淨零排放經濟轉型,擬建的電動汽車和光伏板產能必須高於世界需求,而快速的技術變化可能導致許多生產線在未來幾年關閉。在鋰電池方面,我們仍未達到目標產能。我們的風力發電產能嚴重不足,渦輪機體積龐大,這是出口最困難的清潔技術領域,如果不是雄心勃勃的中國企業實施有關投資計劃,世界在這方面走向何方還是未知數。

如果說中國的清潔技術投資在過去一年成爲美國和歐盟的隱憂,這與美歐的政治組織和大公司對能源悄然轉型的不滿密切相關。如果說中國企業在這樣做時表現出更強烈的進取精神,並不是因爲國家支持使然。中國的清潔技術公司並不比世界其他地方的競爭對手更依賴“軟錢”。

美國和歐盟正在考慮的那些單邊關稅的好處是,它們不需要遵守嚴格的貿易法。在世貿組織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的情況下,這是將破壞氣候的保護主義描繪成綠色產業政策的巧妙方式。

中國在能源轉型等方面並非沒有問題,但在打擊中國的清潔技術出口時,世界也在打壓這一民營企業佔據主導地位的經濟領域,而該領域在全球減排方面具有良好前景。作爲這項政策的旗手,耶倫拋棄經濟學基本原理,爲限制公衆獲得負擔得起的清潔技術的政策辯護。這是一場正在醞釀的保護主義災難——對美國和地球來說,都是如此。(作者大衛·菲克林,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