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轟炸機補給站 空間構造有看頭

見證越戰歷史的大楊油庫,內部空間與造型均具特色,亟待活化再利用。(陳淑娥攝)

清水區鰲峰山上的大楊油庫興建於1966年,已被市府列爲歷史建物,越戰時期爲美軍轟炸機在臺主要的補給油庫,從1960年美軍RF-101機6架進駐清泉崗基地,至1976年最後C-177,共計15款機型曾進駐或過境,隨着中美斷交,美軍全部撤離之後,大楊油庫在軍事上的角色,也逐漸褪色。

大楊油庫原有7座油庫,隨着地方發展,山坡地開發,要拆除油庫時,地方居民爲保存軍事史蹟,特籌資60多萬元買下現存1座油庫。

油庫的輸油設施,建立於越戰期間,美軍將油輪停泊高美海域,透過埋設於出海口的輸油管,運用加壓站,把油送到楊厝裡的油庫中儲存,紅白相間的高美燈塔,就是當時指引美軍油輪的最重要地標。

自1960年,美軍RF-101機6架進駐清泉崗基地開始,G-124運輸機也隨後過境,接着F-100、F-102、T-33、F-105、B-57、A-30、C-130、F-4C、KC-135加油機、B-52轟炸機、HH-3直升機、EA-6及C-177也陸續進駐,16年間共15款機型。

見證臺灣戰後中美協防特殊歷史的大楊油庫,歷經數一甲子的風霜已嚴重耗損,2013年完成緊急加固工程後,仍不敵2015年及2016年的颱風侵襲,油庫頂部鐵片紛紛剝落,但油庫的特殊構造,空間與造型均具特色,亟待相關單位活化再利用及進行歷史建物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