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舉開啓提前投票
(原標題:美國總統選舉開啓提前投票)
據美聯社9月20日報道,美國總統選舉現場投票於當地時間20日開始,在經歷一個夏季的政治動盪後,這一里程碑事件開啓了選舉日之前爲期6周的衝刺時間。
投票現場 資料圖
明尼蘇達州、南達科他州和弗吉尼亞州率先開啓提前現場投票,選民們已經排起長隊。到10月中旬,還將有十多個州開啓現場投票。
報道稱,在現場投票開始之前,美國政界經歷了一個動盪之夏,拜登總統退出競選,副總統哈里斯取而代之成爲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遭遇未遂刺殺,僅僅9周之後,又發生一起針對他的未遂刺殺事件。
美國全國各地選舉主管都在加大安保力度,保障工作人員和投票點安全,還要確保選票和投票程序不會遭人竄改。自2020年大選以來,一直有相關官員和普通工作人員受到騷擾甚至死亡威脅。
報道稱,一些選民表示,不願等待的一大原因是選舉日當天可能會發生混亂。
在弗吉尼亞州的許多地方,提前投票一直很受歡迎。
費爾法克斯縣選舉主管埃裡克·斯派塞說,在2020年大選期間,大約三分之一的當地選民在選舉日當天來到投票點,其他人則選擇了郵寄選票或者提前現場投票。
考慮到當前美國郵政服務面臨的持續困境,有的選民可能選擇提前現場投票而不是郵寄選票,以確保他們的選票被計算在內。(編譯/胡廣和)
延伸閱讀
哈里斯特朗普激辯對華政策後 中方表態了
當地時間9月10日晚,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和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之間的首次辯論以握手開始,但隨着兩位就經濟、移民、墮胎、國家安全等問題互相指責,沒能以握手結束。
原定的90分鐘的辯論,最終達到了超過100分鐘。據CNN統計,特朗普發言約42分52秒,哈里斯發言約37分36秒。
哈里斯提前找了“陪練”
民主黨人對哈里斯的表現很滿意,這和現任總統拜登6月時的“災難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華爾街日報》提供了一個細節,政治人物們一般會在宣傳室向記者陳述自己的觀點,當拜登的辯論結束後,民主黨人遲遲沒有進入宣傳室。
圖爲特朗普和哈里斯
而這次,哈里斯的團隊成員在宣傳室向記者們大讚哈里斯的表現。加州州長加文·紐森說,“她表現得非常出色,她還會更上一層樓”。想必全美各地的民主黨人都鬆了一口氣,心想:這纔像個樣子。
特朗普也覺得自己“贏麻了”。他在社交平臺上連發多條消息慶祝勝利,稱這是他有史以來最棒的一次辯論,自己以一敵三(哈里斯和兩名主持人),更顯“英雄本色”。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告訴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這種辯論除非一方有明顯失誤,一般結果必然是雙方陣營都認爲自己獲勝,尤其是雙方的支持羣體涇渭分明,不會具體關注和認真傾聽對方的立場,只會堅信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的觀點。
項昊宇分析,從個人表現上而言,作爲兩人的首次當面對決,雙方似乎都略顯拘謹,基本上都是按照之前準備的內容進行了正常發揮。但相比之下,哈里斯略勝一籌,她發揮作爲女性的身份,在墮胎問題上的立場表現顯得更有說服力。在移民問題上,哈里斯抓住特朗普的謊言漏洞,並且針對特朗普支持煽動國會山暴亂髮起凌厲攻勢,令對方顯得有些被動。
而特朗普似乎沒找到哈里斯的明顯弱點,對民主黨的攻擊方式還是老調重彈,缺乏新意,較外界預期表現得相對冷靜剋制,儘管仍不乏誇張甚至謊言,但總體上還是顯得富有經驗,並沒有明顯的失分項。
據美媒報道,辯論開始前幾天,哈里斯一直在匹茲堡的一家酒店裡“備戰”。她找了希拉里的一名前助理作爲“陪練”,讓對方扮演特朗普,還通過燈光、佈景等營造和辯論現場相似的環境,幫助自己進入狀態。與此同時,特朗普則在各地頻繁舉行競選集會,以聚攏人氣。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區域國別研究院研究員嵇先白認爲,特朗普與哈里斯在辯論場上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特朗普以其直接而激烈的語言著稱,慣於採用誇張手法和強硬立場來煽動情緒,不時穿插個人攻擊,使辯論氛圍趨於緊張。他傾向於打斷對方發言,強調個人成就與自我肯定,將辯論焦點引向個人層面。
相比之下,哈里斯則採取更爲結構化的迴應方式,努力通過邏輯分析和事實依據來闡述自己的政策立場。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她的反駁未能直接針對問題核心,顯得有所偏離。
CNN的主播認爲哈里斯“多次戳中了特朗普的軟肋”
值得注意的是,整場辯論中,雙方似乎更側重於揭露對方的弱點,而非深入探討政策的具體內容與影響。此外,由於雙方均事先準備了針對潛在問題的應答,辯論過程中出現了“程式化”的回答模式,頻繁出現話題轉移和答非所問的情況,影響了辯論的深度與廣度。
有個細節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辯論中,特朗普攻擊現任政府的移民政策說,哈里斯等民主黨人爲獲得選票放行大量移民入境,相當於允許“數以百萬計的罪犯”“恐怖分子”“毒販”涌入美國,推高了犯罪率。而哈里斯則迴應說,“這番話來自一個受起訴人之口”。言下之意,特朗普本就是一個被判有罪之人。
美國政治,日益極化
美聯社稱,這場辯論是一場決定性的對決,或會影響整個競選活動的進程。外媒分析認爲,這場辯論將極有可能重塑最後衝刺階段的競選活動和選情,甚至可能成爲兩人選舉成敗的關鍵。
但受訪專家認爲,現在說這場辯論會對競選產生多大影響還爲時過早。嵇先白分析,歷史經驗表明,候選人在辯論中的表現確實能夠影響大選結果,但近年來,隨着美國政治生態的極化加深及社交媒體的蓬勃興起,中立選民羣體出現縮減,選民立場日益固化,削弱了辯論作爲引導未決選民做出選擇的傳統作用。
項昊宇也認爲,此次辯論從結果上而言,雙方都是正常發揮,並無明顯的輸贏,因而對於選情的影響並不大。從雙方陣營和支持者的初步反應來看,也對各自候選人的表現比較滿意,因而此次辯論不會影響到各自基本盤。至於對於中間選民的影響,還需要等待七個搖擺州的最新民調結果來觀察,目前來看影響有限,還需要跟蹤後續兩人的表現。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在這場辯論中,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兩位候選人在通貨膨脹、醫療保健和移民等主要話題上存在嚴重分歧,雙方各執一詞、互相攻擊。
項昊宇指出,這種現象如實反映了當前美國國內的政治極化和民意撕裂的現實。兩人都在竭力討好自己的基本盤,並且要通過否定對方的立場主張來爭取中間搖擺選民。這就造成雙方的政策立場差異越來越大。某種程度上,這是選舉策略的需要,但最終無論誰上臺執政,仍需要考慮如何爭取兩黨共識,才能更好地落實各種政策主張。
嵇先白指出,此番辯論的僵局,根源在於兩黨及兩位候選人對於社會議題、經濟政策及國際關係的根本性認知差異,這種差異如同鴻溝,非但難尋共識,更促使他們採取更爲激進的言辭,強化了對立立場。同時,隨着選戰深入,特朗普與哈里斯在選民心中的形象日益固化,雙方支持羣體間的對立情緒也愈發強烈,這種氛圍進一步阻礙了辯論中的理性溝通與妥協可能。
《紐約時報》的統計數據
在此背景下,辯論不再是尋求理解與共識的平臺,而演變成了各自陣營展示立場、攻擊對手的舞臺。這種趨勢不僅加深了美國社會的分裂,也對未來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構成了嚴峻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辯論結束後,在美國擁有超高人氣的流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公開站出來,宣佈支持哈里斯-沃爾茲組合,號召爲他們投票。她在聲明中自稱“無子女的貓女士”,並附上了自己抱着一隻貓的照片,此舉意在迴應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萬斯曾諷刺哈里斯是“無子女的貓女士”。
據CNN報道,當被問及“對斯威夫特支持哈里斯有何反應”時,特朗普迴應說,“我不知道”。
中方:別拿中國說事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在此次辯論中,中國是一個關鍵話題。特朗普重申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更高關稅的立場,並提議徵收60%的關稅作爲反制措施,而哈里斯並未表示會取消關稅。
“特朗普更側重於通過經濟壓力來制衡中國,而哈里斯則主張通過科技競爭力的提升和國際合作來應對中美競爭。”嵇先白指出。
“民主黨更加強調動員和利用盟友的力量,特朗普則強調要動用關稅等保護主義手段。”項昊宇表示,“唯一的共識在於雙方都重視要強化美國自身的實力,但特朗普更加傾向於‘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民主黨更突出意識形態競爭的陣營對抗手法。”
對於二人的涉華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大選是美國的內政,對於大選言論我不作評論。但是我們也反對美國大選拿中國說事。”
特朗普與哈里斯
多年來,美國總統競選人辯論後,互懟和人身攻擊的視頻和段子經常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對於不持立場的中國公衆而言,項昊宇表示,觀察美國總統候選人在公開辯論中的表現,不僅是判斷選情走向的一個直觀依據,也是瞭解其政策主張的最有效方式。
從辯論中不僅能發現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個人特質,也能在兩相對比中思考各自立場主張的孰是孰非,從而有助於加深對美國政治和社情民意的瞭解,進而對於未來四年美國內外政策和中美關係的走向,也能形成一定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