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門戶開放是喜是憂:更艱難VS更多樣?

本站教育訊 據《留學》雜誌報道,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於北京時間2013年11月13日發佈了2013年Open Doors(門戶開放)數據。其中關於赴美留學的國際學生數據有不少新的動態,因此如果能快速準確地解讀美國門戶開放數據背後的意義往往能夠讓自己的留學道路走得更順暢且自信。

“我希望找一箇中國人少一點的學校入讀。”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留學生擇校聲音。面對持續增長的赴美留學形勢,中國人已經發現越是有名的學校中國人越多,留學他鄉的感覺就越淡。今年更是達到新高,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從11/12學年的19.4萬增長至12/13學年的23.5萬,延續了已經五年超過20%的增長,使得中國當仁不讓地繼續佔據第一留學生來源國的寶座。

如何應對

激烈的申請競爭環境?

不可避免的是,申請人數的增長將加劇對美國名校有限錄取名額的競爭。熱門學校的錄取率估計將會進一步降低,錄取條件進一步提高。2013年籌備美國本科留學的高中生們一定深有體會,現在身邊高分學生成羣,讓衆多學子和家長們惆悵萬分:“到底如何才能脫穎而出?”面對當前的留學市場,無論信息再對稱、學生再優秀也無法保證任何一個人可以高枕無憂地走在留學申請的大道上。如果說讓申請者可以在衆多申請材料中脫穎而出其中最大的秘訣是什麼,可以簡單地用一個單詞概括—Uniqueness,也就是讓招生官用飛快的速度閱讀完你的所有材料之後,留下一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一個月之後如果有人再跟他提起你的那個獨特的經歷或者想法或者品質,他還是會第一時間反應過來:“Yes, that’s him/her!”如果能做到這點,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可是這一個單詞雖然說起來簡單,能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生提前很久就開始挖掘自己的興趣和潛能並不遺餘力地讓自己在這條道路上不斷思考、改進、成長。我們可以分三個方向來說說如何深入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脫穎而出。

第一是學術能力。這裡不僅僅指的是學習成績。我們會發現以康奈爾大學、伯克利大學爲代表的很多頂尖名校,會“莫名其妙”地拒掉很多2200多分,而“神奇”地錄取了2000多分的學生,奧秘在哪裡?申請留學各項標準化考試成績固然重要,然而對於美國大學所提出的“獨特的視角、新穎的思維方式、極有深度的想法、創新型思維、批判性思維”等評估標準卻忽略不計。我們將“學術拓展”定義爲這樣的過程:基於學生的個人興趣出發,主動地搜尋信息、整合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斷,提出新觀點,從而對感興趣的話題了解得更加深入。試問自己,你曾經和老師辯論過嗎?你喜歡與別人分享你的觀點嗎?你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想法令所有人驚歎不已?我們鼓勵學生支持或質疑任何觀點,鼓勵將自己的想法訴諸筆端,更鼓勵學生可以將想法和發現與更多人分享。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感想與收穫,既可以作爲申請文書的重要素材,又可以輔助其開展以申請爲導向的課外活動,從而實現學術拓展、活動經歷和申請文書三者的緊密結合,確保時間精力的投入能夠“一舉多得”。而這樣的經歷也可以使學生迅速適應美國的學習生活,將留學過渡期大幅縮短。

第二是專業興趣。專業意向的闡述是美國本科申請中較重要的一部分。許多大學,如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即使學校允許學生在專業選擇時選擇undecided(不確定專業),但仍然要求學生完成關於專業意向文書的寫作。學生需要闡述自己爲何想學某一專業,感興趣的領域是什麼,以及希望如何利用學校的資源來探索自己的興趣。而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沒有太多自主權去選課的中國學生,往往會對此感到棘手,有的是因爲找不出相應的活動經歷來支持自己的專業意向,有的在多個相差甚遠的專業意向之間搖擺不定,還有的無法用清晰的語言和思路來闡述自己對於某一領域的興趣,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麼。

所以專業興趣的培養一定要儘早進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去探索書本以外的知識,去審視自己的喜好與興趣點,並把興趣愛好與具體學科領域聯繫起來,從而尋找可行的、適合的本科專業,然後進一步去了解各專業的學習內容和就業前景。雖然美國本科可以允許學生轉專業,但畢竟跨學院和熱門學院的入口很緊,機會只會留給那些早有準備的出色人才。

第三是綜合素質。對於美國本科的申請準備中,課外活動歷來是爭論最多的一部分。哈佛大學招生官Williams曾經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學生,爲了滿足哈佛的招生要求,做了三件讓哈佛無法拒絕他的事情:第一年暑假去南美洲的智利給監獄犯人講聖經、傳教,第二年暑假去南極洲研究溫室效應,第三年暑假到美國屬地關島研究海龜及生物變遷。在美國名校看來,這些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他參加哈佛面試時,就提出過希望成立亞洲基金會,資助亞洲的學生來哈佛讀書的設想,令面試官稱讚。”當然,並不是每位學生都可以有這樣的經歷,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體現社會責任感。我們會發現,學校提到的好活動往往沒有頭銜高低、獎項數量,而是更注重學生是否花了時間、花了心思,是否真誠付出、真心熱愛,是否對周圍的人產生了切實的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做講演,做調查,自己開課,辦體育競賽,策劃專題採訪,拉贊助爲學校帶來新福利,號召周圍的人和你一起、針對一個特定羣體做些實事,都希望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不僅豐富知識和經歷,更能夠具備責任感、統籌能力和出色的溝通能力,並用這種快樂與熱情來感染別人—這也是令申請文書能夠撼動人心、讓一個學生能夠在一羣同等成績水平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留美熱潮又將帶來

哪些值得期待的利好形勢?

名校申請的競爭固然在加劇,但同時國內外關注美國留學的人羣對美國教育、社會民情和就業市場也有了更多瞭解。未來,預計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選校將更加分散,專業也將趨向更加多樣化。對排名的過度解讀也在慢慢好轉。更多的同學和家長在考慮文理學院、社區學院、短期項目等美國高等教育提供的各種機會。藝術、體育、歷史等長期以來缺乏華人學生問津的專業也開始有中國留學生的身影。還記得在一次採訪普林斯頓大一新生薑楠,一年多前,這個因爲有繪畫特長而希望將來讀建築設計的姑娘,如今已經對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有了更清晰的概念,接下來,姜楠打算確定自己的專業爲藝術史,因爲將來畢業後想去畫廊或者博物館這樣的地方工作。“你可別小看這樣的工作,布展的技術含量很大,大到整場的主題,小到燈光設計和作品保護,都要花一番心思。”我想這在五年前的留學市場,在那個一窩蜂申請金融和工程的年代,遠赴美國攻讀小資的藝術史是很多人都不能夠理解的。

更樂觀的信息是,國際學生對美國經濟,特別是教育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僅12/13學年,國際學生就對美國經濟輸入了240億美元,這勢必讓我們對美國政府實行更多傾斜政策加以期待。今年我們就看到了美國領館對加快中國留學生簽證手續的具體努力。已經通過的STEM法案也對新一波留學申請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另一個值得期待的發展趨勢就是更多的美國二線全國性大學和一線區域性大學將對中國學生更加重視,加強對中國學生的招募力度,並加快建設提供給國際學生的服務、設施、項目等支持,期待吸引更多中國學生的注意。比如南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是一所公立排名100位開外的學校,那裡的學生稱其校園爲“自然生態與美式園林藝術及現代風格建築的完美結合”,“這裡擁有全美第四大護理學院,而且是東南部唯一提供氣象專業的大學”,而且如果你知道這裡擁有18洞全美專業比賽級飛碟高爾夫球場,並對全校學生免費,是不是很難抵擋這些誘惑?所以我們常說,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近年來,中國的留學生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越來越理智和理性,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的留學生信息會更加對稱化,在選校選專業上也會更加理性、合理。

總體來說,美國的門戶開放給中國學生帶了更大的挑戰和更多的機遇。留學不再是考試、不再是比拼家庭條件,而是真正成了學生們規劃人生和未來的一條慎重、周全的選擇,我們也期待着更多的人爲自己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和收穫的每一份錄取而自豪。

(作者:閆曉哲 爲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碩士。曾擔任哈佛中國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世界教學組織評估員,現爲新東方前途出國美國本科部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