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廠還不是最難搞?臺積電去這裡恐更慘 痛苦原因曝光

臺積電赴海外設廠挑戰多。(圖/路透社)

由於國情、民族性不同,臺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遇到不小挑戰,日前更遭到當地工會批評,將量產時間延期1年的原因歸咎於當地有經驗的勞動力不足,是爲了引起低廉外籍勞工的藉口,財經專家黃世聰提醒,臺積電未來若要到德國設廠,應該爭取更多的經費,因爲德國的工會相當強硬,會遇到跟美國廠一樣的問題。

臺積電積極佈局海外,除了在美國與日本設立新廠之外,預計將赴德國設廠,董事長劉德音也在6月的股東會上表示,持續與德國政府討論補助金額,希望不要設下條件,此舉顯示,官方雖然尚未宣佈赴德國設廠及相關細節,但似乎已經有雛形出現。

然而在美國廠遭遇諸多挑戰之際,黃世聰在「Catch大錢潮」節目上表示,「臺積電或許可以好好想一想,之後到德國廠是不是要爭取到更多的經費,恐怕會面臨跟美國廠一樣的狀況,且德國的工會相當強硬,要做更多準備。」

事實上,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早就提醒,美國要發展晶圓製造在地化不可能會成功,因爲生產成本高且供應鏈不完整。張忠謀也透過一個例子來說明想法,如果半夜設備出問題,值班的臺灣工程師馬上就能處理,但美國可能要等到隔天早上纔會處理,一來一往就出現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