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儲能電池關稅稅率擬升至25%,兩年後實施變數大

當地時間5月14日,美國白宮宣佈對包括半導體、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關鍵礦產品在內的多種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

儲能電池領域,將儲能電池關稅從7.5%上升到25%。

不過,據美國白宮新聞稿,針對儲能電池的新關稅從2026年開始實施,即短期風險暫時消解。

“相當於給了儲能電池兩年的豁免時間窗口。”上海有色網(SMM)新能源事業部儲能高級分析師馮棣生今天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企業正在出海建設相關產能。美國的儲能電池不完全從中國買,比如一部分三元電池從日韓企業購入。

“如果2026年後政策不變,勢必會對目前正在出口到美國的電池企業受到影響。”馮棣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但是,目前拜登團隊的這個政策更多是爲了大選而制定,在今年競選結束後,是不是還會繼續實施,以及具體的細則怎麼落實,暫時難以判斷。

光大證券表示,2026年起關稅的提升預計會刺激美國儲能業主儘早完成儲能系統的裝機,預計美國2024年和2025年會迎來儲能的搶裝。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顯示,中國、歐洲和美國是儲能的三大主力市場。

北美儲能市場爲全球第二大儲能市場。據業內機構預計,到2030年,北美儲能市場需求將超過200GWh。

上海有色網(SMM)表示,雖然2023年北美儲能在聯邦政府加息,部分儲能部件如變壓器交付週期延長等因素影響下,需求增速放緩。但是長期來看,在ITC(聯邦太陽能稅收抵免,爲鼓勵太陽能使用而出臺的補貼政策)補貼刺激,能源轉型和市場驅動下,北美儲能市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儲能電池市場中,中國企業具備相當的市場競爭優勢。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2023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佔全球總出貨量的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