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爆乳牛染禽流感 牛肉、牛奶還能吃嗎?專家解答

如發現牛隻可從腸胃道感染禽流感的話,該病毒突變成可由食物傳染的可能性會提升,就有機會造成較大流行。美聯社

美國發生全球首例乳牛感染禽流感事件,專家認爲,禽鳥的禽流感病毒接受體在腸胃道,豬則在腸胃道跟呼吸道都有,如發現牛隻可從腸胃道感染禽流感,該病毒突變成可由食物傳染的可能性提升,就有機會造成較大流行,但不用因此不喝牛奶,也不建議像美國當地民衆,爲攝入有活性的疫苗而直飲生乳。

美國發生全球首例乳牛感染禽流感事件,3月起陸續於德州等9個州的46間乳牛場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受感染動物除乳牛外,包含貓、羊等動物,其中僅貓只病情較嚴重,在4月1日曾報告1例人類病例,屬輕症,僅有結膜炎症狀,經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已痊癒。

雖然病牛未經消毒的生乳中可檢出大量病毒,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引述美國官方說法表示,美國肉品屠宰場會有官方獸醫師,牛隻有染病疑慮就不會進入食物鏈,目前確認部分市售乳製品中雖檢出病毒殘粒,但均無致病活性,抽驗市售牛絞肉結果亦均爲陰性,民衆可以安心食用。另,美國已針對前述風險進一步研究分析,以確保食品安全,並已着手進行疫苗等相關整備。

疾管署表示,美國針對297項市售乳品樣本(含乾酪與優格)進行雞蛋培養,均顯示無活性病毒,判斷現行巴氏殺菌方式仍有效;已再針對消毒前之混合生乳進行病毒量檢測,以確認殺菌方法效力。嬰幼兒配方奶粉PCR檢驗皆爲陰性。

另外,美國也針對牛乳衍生產品污染情形、病毒於生乳中存活時間、人類口服病毒感染風險、零售牛乳病毒活性、巴氏殺菌對該病毒之有效溫度時間組合等展開研究。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則說,臺灣市售鮮乳都有經過高溫殺菌,所以纔會牛乳規定不可以生飲,至於病毒殘粒問題,代表是病毒屍體,因爲病毒已經死亡,不會傳染給人而致病。

至於食用美國牛肉的風險,疾管署評估,乳牛佔美國牛肉產量6.8%,目前認爲病毒不會在牛隻全身傳播,美國抽檢流行區市售卅 樣絞肉樣本,均爲陰性。當局已將繼續對生絞肉、乳牛肌肉取樣,進行病毒檢測,並對不同熱處理程度的牛肉進行病毒殘餘實驗。不過,哥倫比亞已暫停美國特定州別的牛肉進口。

感染症學會秘書長黃建賢解釋,一般病毒很少經過食物傳染,因爲傳染過程病毒要靠近細胞接受體,例如新冠病毒是呼吸道傳染。但是禽鳥的禽流感病毒胃道,豬則是腸胃道跟呼吸道都有受體,若是如果發現牛隻被發現會從腸胃道感染禽流感的話,該病毒突變成可由食物傳染的可能性會提升,就有機會造成較大流行。

另外,美國生乳銷售量暴增,源於部分民衆認爲飲用未經殺菌、含有H5N1病毒的生乳,可以得到免疫力。黃建賢表示,這類作法背後的想法類似於接種疫苗,但是疫苗是在身體中注入死的病毒,直接引用生乳仍有機會攝入有活性的病毒,因此不建議這樣的做法。

公衛專家何美鄉提到,就 兩週前資料看來,現階段對臺灣風險低,但我們並不清楚農產品輸入狀況,也許可以思考需不需要抽驗美國進口乳牛相關產品;至於對美國入境旅客的檢疫,因爲現在人類感染病例只有一例,現階段可能不需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