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消息面:中國變了 德國將調整出口管制清單;美元創15月新低

●德國週四發佈「中國戰略」,其中包括擬調整出口管制清單,並提及希望擴大與臺灣的密切關係。該文件指出,在面對氣候變化與流行病等全球性挑戰,中國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但中國已經改變,成爲了「體制對手」,德國需要改變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我們不尋求脫鉤,但需要降低經濟依賴的風險」。文件並指出,基於種種原因,德國目前不可能批准2020年歐盟-中國投資協定,德國將重啓與中國的人權與法治協商,並持續敦促中國改善其市場環境。此外,德國在堅持「一中政策」下,同時也希望擴大與臺灣的關係,並將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德國的立場是任何臺海現狀的改變只能出自於雙方同意及和平進行。

●法新社報導,美國官員透露國務卿布林肯已向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表示「美國將對駭客究責」。此前美媒援引知情人士報導,在新發現的中國駭客攻擊行動中,美國國務院是被入侵的聯邦機構之一。報導指出這項具針對性的間諜活動發生在春季,當時拜登政府正試圖緩解美中兩國日益緊張的關係。美國國務院週三證實6月偵測到「異常活動」,隨即採取兩大因應措施,但拒絕評論幕後主使是否爲中國政府,也不願透露事件發生在布林肯6月訪華之前或之後。微軟則直接點名一個來自中國、名爲Storm-0558的駭客組織自5月起開始攻擊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約25個機關組織的Outlook電郵帳戶,並進行收集情報等間諜工作。

●美國6月最終需求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漲0.1%,遠低於5月份的年漲0.9%和市場預期的年漲0.4%,並創下2020年8月以來最小漲幅。PPI較5月上漲0.1%,低於市場預估的月漲0.2%。排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PPI月漲0.1%、年漲2.4%,低於市場預期的月漲0.2%、年漲2.6%。

●美國勞工部週四公佈,上週(截至7月8日)初次請領失業給付人數週減1.2萬人,爲23.7萬人,少於市場預期的25萬人。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4周均值爲24.675萬人,周減6750人。截至7月1日止當週,美國續領失業金人數週增1.1萬人,爲172.9萬人,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72萬人。

●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週四重申聯準會必須進一步升息以抑制通膨。她認爲現在稱聯準會已經擊敗通膨仍言之過早。

●PPI顯示通膨持續放緩,使聯準會7月之後再度升息的可能性降低,週四美元指數一度跌0.76%,報99.74,創下15個月新低。歐元一度漲0.9%,報1.123美元,刷新創16個月高點。美元兌日圓尾盤跌0.1%,報138.31日圓,盤中一度跌至138.06日圓,創下7周新低。

●週四紐約現貨金站上一個月新高。市場看好聯準會升息週期接近尾盤,美元與美國債息持續走軟,受此激勵,紐約期金收漲0.11%,報每盎司1963.8美元。現貨金收漲0.14%,報每盎司1960美元,盤中一度漲0.37%至1964.5美元,創下6月16日來新高。

●受惠於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的預期以及利比亞第二大油田停產,週四紐約期油收漲1.14美元或1.5%,爲每桶76.89美元,創下4月26日以來新高,盤中最高站上77.33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收漲1.25美元或1.56%,報每桶81.36美元,創下4月25日來新高,盤中最高升至81.7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