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核軍控談判前路漫漫

美俄兩國元首舉行會晤,就維繫兩國之間的戰略穩定關係、減少兩國核衝突風險方面達成共識後不久,俄羅斯外交部宣佈,將於今年12月18日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從去年美國單方面退出該條約,到如今俄羅斯的被迫退出,軍控領域國際條約體系再次遭受強烈衝擊。

在美俄間的軍控態勢前景不容樂觀的大背景下,武器在美俄對抗競爭態勢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爲世界核格局第一梯隊的兩大核強國,美俄圍繞核武器的互動博弈始終是世人所關注的重點。儘管拜登政府就任後,美俄間唯一的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兩國間的戰略緊張態勢得到一定緩和,但從長遠看,美俄並不會因爲該條約的延長而改善戰略關係。

今年2月,美國國務卿林肯曾表示,美國將利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的5年時間,尋求和俄羅斯達成涉及俄羅斯所有核武器的軍控協定。其言外之意即在該條約之外,美國力求促成與俄羅斯達成新的核軍控條約。然而,兩國要達成新的核軍控條約,仍面臨一系列挑戰

技術發展增加核軍控難度。當前,戰略攻防技術複雜程度已經遠高於冷戰時期,成爲美俄未來進行核軍控談判面臨的重要挑戰。冷戰時期,美蘇進行核軍控談判主要圍繞“三位一體”核力量展開,即便冷戰中後期出現了多彈頭反導影響戰略攻防的技術,但是美蘇核軍控目標的主線並沒發生變化。但現在,外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絡技術等非核技術的軍事應用對核戰略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以外空技術爲例,2019年美國《導彈防禦評估報告》着重就外空反導能力進行了表述,提及建設定向能武器系統、部署天基攔截器等,外空已經成爲影響一國戰略威懾能力的重要領域。

同時,高超聲速技術也是美俄兩國近年來尤爲關注的領域。俄羅斯是高超聲速武器的領先者,擁有“先鋒”“鋯石”“匕首陸海空三型高超聲速武器。美國也不甘落後,繼續加大空軍AGM-183A高超聲速武器系統、陸軍通用高超聲速彈體等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發力度。美國國防部高超聲速武器研究負責人麥克懷特近日稱,“拜登政府2022財年的預算是美國高超聲速武器投資里程碑,美國需要加速投資和發展,以推進陸、海、空三軍的高超聲速武器儘快投入實戰。”

互信缺失、戰略競爭加劇,是美俄未來達成新一階段核軍控條約面臨的另一個挑戰。冷戰結束後,地緣衝突、對國際和地區格局的認知差異持續影響着美俄關係,克里米亞事件後,美俄關係陷入持續的冰點期。雖然本次美俄首腦會晤達成了有限共識,在涉核問題上,會晤後的聲明重申了“核戰爭打不贏、不能打”的原則,但這一表態實際上是爲兩國對抗競爭畫上了底線,而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或緩解兩國的鬥爭態勢,雙方深層次矛盾並未緩解。

戰略對抗加劇,美俄兩國都在調整自身核力量以應對競爭。6月14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佈的數據顯示,全球已部署於作戰部隊的核武器數量有所增加,增加數量主要集中在美俄兩國。美俄兩國還加大了對戰術核武器的投入。去年8月,美軍在內華達州託諾帕試驗場進行了F-35A戰鬥機投放B61-12新型核彈的試驗,這次試驗也是美軍在覈武小型化、實戰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器則通過巡航導彈戰術導彈予以投射。美俄加大對戰術核武器的投入強化了各自核力量的多樣性、靈活性和戰場適應性,給戰略核武器、常規武器中間增加了戰術核武器的第三選項,增加了“實戰威懾”能力。

因此,在互信缺失、競相擴充核武庫、全面對抗持續升溫的態勢下,美俄未來開展新一輪核軍控談判的道路充滿坎坷。如果《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到期後,美俄之間仍未就新條約達成一致,極有可能出現核軍控條約“青黃不接”的態勢。

(作者胡高辰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