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高端晶片禁運升級 陸媒:不一定是壞消息

美國的圍剿逼迫大陸國產晶片行業加快佈局與急速發展,可能反而加速大陸國產晶片自主化進程,長遠看來不見得是壞消息。(圖/Shutterstock)

美方日前宣佈限制對中國大陸出口高端繪圖晶片(GPU)的消息引起科技產業界廣泛關注,這項對中國晶片技術限制主要針對涉及人工智慧功能的晶片,陸媒分析稱,在近幾年美方科技禁運之下,大陸國產晶片卻持續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美國的圍剿逼迫大陸國產晶片行業加快佈局與急速發展,證明美方的禁運反而會加速大陸國產晶片自主化進程,以此看來美方的禁運還不見得是壞消息。

對大陸斷供高端GPU芯片,是美國封鎖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的最新動作。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批評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科技霸權主義」,商務部則指責美方違反國際經貿規則,將對全球產業供應鏈恢復與經濟復甦造成衝擊。

芯謀研究高級分析師宋長庚在接受《天目新聞》採訪時表示,此次被限制的晶片從計算精度與速度上都屬於最高端的晶片,這類晶片在大陸應用領域不多,大多是涉及超級電腦與AI研發項目較常見,美方禁令主要在於遏制中國高端產業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尖端科技與軍事方面的用途。

陸媒《北京日報》社羣公衆號@長安街知事在分析中指出,美國對華圍剿升級,不一定是個壞消息。以國家安全爲藉口,對華搞「技術脫鉤」,是美國的一貫套路。當前正在對中國晶片產業展開全方位圍剿,包括剛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晶片四方聯盟」、科技應用EUA軟體與EUV光刻機等硬體設備。

分析指出,美國目前在晶片領域的狀況相當窘迫,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的數據,美國在全球半導體制造能力中的份額已從1990年的37%,下降到2020年的12%左右。反觀中國,是當前全世界最大的晶片市場,2021年全球芯片的銷售額中,中國進口額佔比高達77.8%,各大晶片企業在市場需求上高度依賴中國。

而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21年中國芯片相關企業的總銷售額增長18%,達到創紀錄的超1兆元人民幣。彭博數據指出,在過去一年世界上增長最快的20家晶片行業公司有19家來自中國,而去年同期的這一數據爲8家。中國晶片行業公司的收入增長速度,更是ASML等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的數倍。美國禁止美國晶片公司向中國出口產品,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估計,將導致美國晶片企業喪失18%的全球市場份額和37%的收入,並減少1.5萬至4萬個高技能工作崗位。

該分析認爲,美國的圍剿行動正逼迫大陸國產晶片行業快速佈局,讓中國國產晶片自主化不斷加快。回顧歷史,中國尖端技術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一次次「圍追堵截」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最終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和技術壟斷,實現逆勢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