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位失明長者 就有1位源於黃斑部病變

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秘書長吳建良(左一)、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何一滔(左二)、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長黃奕修(左三)、黃斑部病變患者劉先生(左四)於10月3日記者會上合影。(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我國1年約有678萬人次因眼科疾病就診,約佔全國就醫人口3成。視力受損與失明的衝擊,不只會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對於社會、家庭也會構成經濟負擔。光是2021年,健保用於眼科治療的開銷就上看181億元,而造成國人失明的主因之一就是黃斑部病變,每10名失明老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但卻有過半患者不認爲這是一種嚴重疾病,專家提醒民衆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老化。

根據統計,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此外,每10位長輩中約有1人的失明源於黃斑部病變。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長黃奕修強調,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的老化結果,若未治療,視力可能會隨着病程發展受損或喪失。

黃奕修說,黃斑部病變可依致病原因分爲許多種,常見的類型爲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患者因脈絡膜中的血管異常增生、結構不緊密,導致水分、血液容易從細胞間的縫隙漏出,造成水腫、出血。

隨着病程發展,患者的視力將變得模糊、扭曲、出現黑點、顏色黯淡。黃奕修提醒民衆,千萬別以爲視線變差一點點沒關係,若視野受到限制,不僅駕駛交通工具時容易有危險,可能連走樓梯都會踩空,閱讀、工作等也會受到衝擊,影響生活品質與安全。

根據藥廠一項爲期約8個月、針對56至88歲患者的研究,我國有56%患者不認爲黃斑部病變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儘管超過4個月沒有回診追蹤、治療,仍有71%患者對自身的病況保持着正面態度,並不擔心視力受損,甚至認爲病況會自然好轉。

黃奕修表示,由此研究可見,患者明顯輕視疾病的威脅,對於中斷治療的影響也過度樂觀。但事實上,中斷治療可能導致療程功虧一簣,有一定的視力受損風險。由於眼內注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見效,在對治療有高度期待之下,患者容易主觀判定治療無效而放棄治療,提醒家屬應提供足夠的支持,提升患者的治療積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