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17個月 守護雲南西雙版納北遷亞洲象回巢

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境內5月28日拍攝象羣(無人機照片)。(澎湃新聞/胡超提供)

5月29日,工作人員使用無人機監測象羣行蹤。(澎湃新聞/胡超提供)

大陸澎湃新聞11日報導,在離「家」17個月後,雲南北遷亞洲象羣「斷鼻家族」14只大象,已跨越元江,平安迴歸西雙版納棲息地。

回顧象羣這趟旅程,牠們各自生育了小象、離羣回家、落單、被「遣返」,一度引起了海內外網民強勢圍觀。

報導稱,在這次「旅程」中,種種得當保護舉措,不僅讓大象享受了一趟近乎完美的「旅行」,也讓民衆從中得以窺探中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年3月,一羣亞洲象離開西雙版納棲息地,向北行進。視訊監測顯示,這羣亞洲象有時會經過農田和村莊。一名亞洲象監測工作人員表示,早前些年,大象不敢涉足農田,因爲牠們會被人們使用各種方式驅趕。

隨着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等法規出臺,人們對亞洲象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大象知道人類不會傷害牠了,就慢慢地敢到農田採食。

正因爲人象關係日趨和諧,才造就了象羣這次奇妙的「旅行」,也讓亞洲象們可以從容地尋找更爲舒適的新家園。

在雲南行進的一個月時間裡,象羣活動區域周邊的羣衆生產生活正常,未發生人象衝突等情況。

這羣不請自來的「客人」一路吃了農戶很多玉米、荔枝、芒果、芭蕉等經濟作物,但沿路一些村民表示理解,希望大象們能多停留一會兒,吃飽了再走。

「大象也餓了,牠也不是故意的。」「沒吃多少玉米,這些玉米麪都無所謂。」當地一農戶每天看大象兩次,「可能牠走掉,我可能還會關切,還會想牠。」

爲保護這羣在雲南各地「旅遊」的亞洲象,雲南還成立了專門的保護工作組。像是爲了守護大象和農戶,一位工作人員在當地待了5天5夜,被褥都在車裡。

「政府部門有人在執勤,不用我們操心的」,樸實的語言背後滿是對政府的信任。「牠每次睡覺的時候,我們都是要把無人機調到最高的高度……就是爲了不打擾牠睡覺」,哪怕是跟拍,也在細微處見溫情。

報導稱,政府在努力,村民們也在努力,一切都是爲了能讓亞洲象們可以在更加美好的自然環境中生活。

顯然,這個目的達到了,在綠水青山之間,這羣人類的「朋友」流連忘返,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被定格了下來。

報導透露,在這次「大象北遷」故事中有一個細節,在對北遷亞洲象沿途造成的民衆經濟財產損失補償說明中,出現這樣一個詞:「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

原來,隨着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雲南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亞洲象等野生動物種羣數量不斷增加。

爲緩解亞洲象等野生動物保護與肇事的矛盾,2010年,全球首款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在西雙版納開展試點。由政府全額出資投保,無需公衆單獨購買。

2014年,雲南省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工作實現全省範圍全覆蓋,實現由政府直接補償向商業保險補償方式逐步轉變。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財政累計籌集資金2.4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全省開展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工作,累計投入保費3.52億元,覈定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案件13萬餘件,兌現保險金2.97億元,有效維護了人與動物和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