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醫療單季度淨利罕見下滑
深圳邁瑞醫療。 IC供圖
近日,邁瑞醫療(300760.SZ)披露2024年三季報,雖然該司的營收、歸母淨利潤在報告期內仍保持增長,但增速放緩態勢明顯,且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出現了同比下滑。邁瑞醫療解釋,醫療行業整頓導致醫院採購延緩、地方專項債和財政資金不足導致醫院建設推遲以及非剛性醫療需求低迷等多重外部因素直接使得國內市場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導致增長放緩。
那麼,作爲醫療器械“一哥”,未來邁瑞醫療是否還能回到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在近日舉行的投資者交流會上,邁瑞醫療強調了對未來業績增長的信心。“邁瑞成立至今已經有34年,在這34年的時間裡,公司也經歷過一些低谷,其中主要是外部環境變化所導致,當然也有一定自身的原因,但每當邁瑞經歷短暫時間的低谷之後都會重新回到快速增長的軌道上。”
業績情況
國際市場增速頗佳,國內市場營收增幅不大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邁瑞醫療實現營業總收入294.85億元,同比增長7.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6.37億元,同比增長8.16%,剔除匯兌損益影響後較上年同期增長11.00%。
記者查閱數據後發現,與過去幾年同期相比,該司今年三季度營收與歸母淨利潤的增速均明顯放緩。根據邁瑞醫療的解釋,報告期內,國際市場增速頗佳,但國內市場因受行業環境及醫療需求等因素影響,營收增幅不大。
具體而言,受益於海外高端戰略客戶和中大樣本量實驗室的持續突破,以及動物醫療、微創外科、AED等種子業務的放量,國際市場前三季度增長超過18%,其中歐洲和亞太市場增長均超過了30%。國內因“醫療領域整頓和醫療設備更新項目等多因素影響導致醫院採購推遲,同時醫院建設資金緊張和非剛性醫療需求低迷,國內市場前三季度增長不到2%”。
從業務板塊來看,體外診斷、醫學影像、生命信息與支持等表現不一。“體外診斷產線前三季度增長超過20%,受益於加速推動海外本地化生產和中大樣本量實驗室突破,國際體外診斷產線增長超過30%,國內化學發光、生化、凝血等業務的市佔率穩步提升,其中化學發光的佔有率有望在國內再超一名進口品牌併成爲市場第三。”邁瑞醫療稱。
該司補充道,醫學影像產線前三季度增長超過10%,其中主要受益於去年底上市的全身應用超高端超聲Resona A20的放量,但國內超聲的終端採購仍處於低迷狀態,國內整體市場規模出現了下滑,因而公司的市佔率進一步提升。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前三季度下滑超過10%,受益於海外高端戰略客戶的持續突破,國際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增長超過10%,但因招標採購推遲使得國內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下滑超過了20%,國內整體市場規模出現了更大幅度下滑,因而公司的市佔率有顯著提升。
核心原因
研發和銷售費用增長,利息收入下降近50%
作爲醫療器械行業龍頭,邁瑞醫療的業績表現自然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根據該司10月31日披露的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近日數百家機構參加了交流會,由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親自帶隊接待。
有投資者在會上提問,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速便從過去幾年的20%下降至10%左右,今年三季度收入增速進一步下降至1.4%。那麼,增速放緩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邁瑞醫療迴應稱,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多重外部因素直接使得國內市場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其中包括醫療行業整頓導致醫院採購延緩、地方專項債和財政資金不足導致醫院建設推遲以及非剛性醫療需求低迷等等,這也是增長放緩的核心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從單季度來看,邁瑞醫療今年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89.54億元,同比上升1.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76億元,同比下降9.31%。對於多年業績高增長的邁瑞醫療而言,單季度淨利潤的下滑,頗爲罕見。
那麼,今年第三季度利潤下滑的核心原因是什麼?上述交流會上,有機構投資者直接拋出了這個問題。
“主要是該季度研發和銷售費用分別增長了24.3%和17.8%,同時利息收入下降了近50%所致。”邁瑞醫療表示,除了薪酬費用增長以外,研發和銷售費用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收購惠泰過程中評估出來的客戶關係和非專利技術這兩項無形資產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了攤銷。利息收入下降主要是因爲人民幣存款利率下降,以及中期分紅和收購惠泰導致現金餘額減少所致。
作爲醫療器械“一哥”,未來邁瑞是否還能回到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
“我堅信邁瑞一定會再次克服重重困難險阻、並回到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給各位股東帶來可持續的長期回報。”邁瑞醫療稱,信心主要來源於以下三點:一是醫療需求長期來看由技術進步和人口老齡化驅動的本質並沒有發生改變,我國對醫療投入的重視程度仍然很高,市場將長期高質量增長;二是邁瑞的產品創新能力已經逐漸步入國際一流水平,獨一無二的數智化解決方案能真正幫助醫院提升診療能力和效率,同時實現醫療均質化和控費降本;三是邁瑞組織架構的成熟程度和邁瑞人經歷行業變革時的應對能力早已今非昔比,有能力在任何環境下敏銳地捕捉外部市場機遇,獲得比同業競爭對手更加優異的表現。
採寫:南都·灣財社 記者 王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