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告五人演唱會門票遭詐7千 消保官曝騙票手法

(示意圖/shutterstock)

網購告五人演唱會遭詐示意圖。(北市法務局提供/張芷瑜臺北傳真)

臺北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說明二手票詐騙手法。(北市法務局提供/張芷瑜臺北傳真)

疫情趨緩,不少演唱會陸續舉辦,也讓黃牛票、詐騙頻傳,北市有民衆到臉書讓票社團買告五人門票,匯款後卻秒被封鎖,才驚覺受騙,對此,北市主任消保官楊麗萍呼籲,購買二手票券風險高,可能無法取票、或票券無法順利入場,應選擇具審覈機制的網站購買,匯款前也要多方確認,避免上當。

北市有位黃姓民衆日前加入臉書演唱會讓票社團,向蔡姓男子詢問告五人演唱會門票,對方表示佛心原價讓票,以原價每張3550元轉讓搖滾B區2張連號,他與友人合購2張,匯款7100元到指定的銀行帳號後,對方不但未依約給予ibon取票序號,反而直接遭封鎖。

楊麗萍表示,也有被害人向賣方約面交,卻始終約不到,爲保留優先購票權先匯款至對方提供的帳戶,匯過去後對方了無音訊,消費者改以其他帳號與賣方對談,對方竟持續有回覆,才驚覺遇上詐騙,民衆上網購買二手票券要多注意,可能無法取得票券、或票券無法順利入場,交易前務必審慎評估。

楊麗萍也說,熱門演唱會門票相當搶手,轉讓商機大,臉書有許多利用民衆急需購買熱門演唱會門票的求票、 讓票、換票、代購社團,都可能有歹徒藉機詐騙,建議選擇具審覈機制的網站購買,善用第三方支付,匯款前仔細確認交易對象及商品,以免上當。

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指出,常見二手票詐騙是透過臉書或LINE交易,不僅完全沒保障,只要賣方封鎖、刪除帳號就求助無門,所匯款項也直接落入歹徒口袋,向陌生人購買票券,多問多看多方確認,才能保障個人消費權益。

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表示,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4條第2款規定,非供自用,購買運輸、遊樂票券而轉售圖利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萬8000 元以下罰鍰,呼籲民衆除切勿貪圖暴利以身觸法,應共同抵制黃牛票。

北市法務局補充,統計去年「演唱會相關」消費申訴爲288件,消費者提及遭騙或遭詐爲35件,今年截至30日止,「演唱會相關」消費申訴30件,消費者提及遭騙或遭詐爲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