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舊計劃「敗部復活」 柯志恩質疑前瞻不前瞻

柯志恩表示,「營造休閒運動環境」在營造優質運動場館、友善自行車道、水域活動等部分,都延續馬政府時代的計劃,延續計劃沒關係,但這些計劃過去執行率爲0,因此預算在106年全數刪除,如今沒重新規劃就完全「敗部復活」,放入前瞻特別預算中,她認爲是鏡花水月,白忙一場。

柯志恩進一步指出,計劃中又以「改善水域運動環境」最離譜,過去兩年預算都是0,體育署僅在106年度編列350萬委託廠商結案,現在竟納入前瞻預算,「這說不過去」。

潘文忠則解釋,該計劃過往以評估大鵬灣爲主,因此沒將其它應該要推動的水域設施做改善,此次前瞻特別預算有別過往模式,是以各地方水域包括輕艇、帆船、划船等很多選手在使用,但設施不充裕的項目來做。

然而,柯志恩認爲,相關方案規劃並不具體,僅是補助地方政府3.3億元來改善帆船、划船等運動設施,「整個大方向沒看到」;她並質疑,這些建設不具前瞻性,只是基礎計劃,以一般公務預算編列即可。

潘文忠強調,這幾項設施計劃都經詳細盤整;接下來也將針對已有體育場館做改善,因爲民衆希望政府不要一直興建,而是以較經濟的方式來改善過往設施。

潘文忠也舉例,像是足球、壘球等運動設施,都是未來政府可以推動的,要補強過去沒有,但可以舉辦國際賽的標準場地;這些設施基礎性跟迫切性很高,因爲屬於大型場地,若以公務預算規模,恐難以做到擴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