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鎮:“三美”行動繪就更來“水村”新畫卷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我覺得我們這裡水多,做水上木屋肯定能吸引人來……”夜幕降臨,在平果市馬頭鎮九平村更來屯口竹林下,“鄉村夜話”活動正在開展,村民們圍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熱情高漲,對實施“千萬工程”項目方案談感受和體會,提意見和建議,鎮包村幹部、駐村第一書記、黨代表和人大代表們坦誠講解,記錄收集問題和建議。

爲全面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馬頭鎮結合實際,試點先行,選取九平村更來屯爲先導示範引領鄉村蝶變,探索“千萬工程”馬頭路徑。以開展“環境秀美、生活甜美、鄉村富美”行動爲抓手,更來屯堅持黨建引領、政府統籌、專家指導、幹部服務、羣衆主體,聚焦問題導向,探索資金整合、塑形和鑄魂結合、建管融合等措施,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繪就“千萬工程”更來新畫卷。

凝聚合力,譜寫環境秀美更來篇章。一是統籌資源。馬頭鎮黨委、政府統籌資金和資源要素,堅持整體規劃設計,以點帶面,邀請專家對更來屯進行整屯規劃,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10萬、一事一議資金50萬等實施“道路硬化、庭院綠化、村屯亮化、水源淨化、村莊美化”等“五化”工程。二是思想引領。九平村依託鎮一村一屯三級黨建網格,通過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以及鄉村夜話等方式開展入戶宣傳,利用微信、QQ、短視頻等,做好政策解讀,多途徑引導廣大羣衆、鄉賢等參與創建。三是“我的家鄉我建設”行動。屯內理事會組織黨員羣衆和志願者深入開展垃圾清掃、溝渠清淤、拆除亂搭亂建等活動,持續打造“翠竹潺溪”環境秀美更來。今年以來累計清理屯內垃圾4餘噸、清理亂堆亂放37處、拆除亂搭亂蓋18處、拆廢棄建築222平方米、羣衆主動騰地參與微菜園改造7處。

文明新風,奏響生活甜美更來樂章。一是作風引領。堅持以服務羣衆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包村工作組、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竭誠當好羣衆“服務員”“宣傳員”,讓羣衆利益訴求“有門”,幹部全程服務“到家”。截至目前,通過登門走訪、召開羣衆代表大會等方式,解決羣衆對生產生活、民生實事、環境衛生等多方面訴求20餘條,用實際行動贏得羣衆的真心擁戴和認可。二是規約善“議”。強化村規民約的約束引導作用,規範紅白事辦理標準,建立完善水、電、路、環境等管護制度,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組建村屯理事會參與村民自治,深化拓展基層民主協商,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着力提升村民自治效力。三是文明共建。注重文明新風培養,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豐富多彩的移風易俗活動。開展“好鄰居”“好婆婆”“好妯娌”等“鄉村光榮榜”人物評選活動,涵養村民的德治之風,營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新風尚。

產村融合,巧做鄉村富美更來文章。一是打造特色產業。打造了蓮霧,釋迦果、皇帝柑等特色產業200餘畝,年帶動30多名農戶務工就業,逐步實現產業興旺,農民持續增收良好局面。二是打造“一戶一產業”。“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探索生態養魚、蜜蜂養殖、林下養雞、果園採摘等多種生態種養模式,實現戶戶有產業,家家有收益,截至目前全屯共有生態養魚池23個、林下養雞場1個、規模養豬場1個,野生蜜蜂養殖100餘箱等。全屯年產值約230萬元,戶年均收益5-8萬餘元。三是推動農文旅融合。“公司+村集體+基地”的經營模式,探索鄉村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依託九龍山露營基地、九平生態園、巴雷休閒莊等資源優勢和九平村區位優勢,探索城市周邊週末短途休閒遊路線,帶動村民發展特色農產品、特色農副產品加工臘製品和發展特色民宿與特色農家樂相結合的旅遊格局,助力鄉村振興迸發新活力。(樑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