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每朵牡丹旁都躺滿了貴妃”,95後徹底不掩飾愛拍花了
到了4月中旬,最讓人羨慕的旅遊打卡模板已經不再是在玉淵潭櫻花下扮日系少女,在外灘鬱金香叢中的拍美式辣妹。
而是在洛陽的牡丹園裡扮貴妃。
洛陽也因此成了這幾天最火爆的旅遊城市,每個有牡丹展出的花園都擠滿了遊客。
看得還在工位上的打工人心裡癢癢:
“聽說洛陽的街頭都是賣牡丹花的,5塊錢一大朵。就連綠化帶上都長滿了牡丹。”
“求牡丹多開幾天,我這就請假買票。”
@AHTV第一時間
春天的打工人可太忙了,三月纔剛爲小清新的櫻花和“自帶夢核氣質”的紫藤狠狠動過心。
最近又爲了牡丹,打算在五一假期擠爆洛陽。
“淄博燒烤”意外爆火一年後,遊客已經越來越無法被層出不窮的地方網紅小吃撩撥起出遊的熱情。
反倒是身體力行地論證了什麼叫做“秀色可餐”——“買票啊,去XX城市看花去啊!”
01
爲“5塊一朵”的牡丹,
連夜買票去洛陽
其實從去年開始,年輕人對於“賞花式旅遊”的熱情就已經初現端倪。
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武康路花壇裡那束小到可憐的鬱金香,引發無數chill人士去排隊打卡。
當時這還只是北漂/滬漂/深漂們枯燥打工生活的調劑,是在城市鋼鐵森林中親近大自然的努力,類似前陣子走紅的“公園20分鐘理論”。
但今年,“賞花”正在成爲很多人出遠門旅遊時選擇目的地的最大理由。
如果最近有人按照網上熱度最高的城市出去玩,流程很可能是這樣的——
3月初先去廣州欣賞滿大街的黃色風鈴木,感受“鏡頭下的春和景明”;
3月中旬去武漢看早櫻,在櫻園跟各地趕來的遊客人擠人。
@湖北日報
緊接着然後馬不停蹄趕到四川宜賓,在紫藤長廊下打卡“中式夢核”的美感。
最後北上到河南洛陽,穿上漢服跟牡丹拍“簪花打卡照”。
@直播洛陽
中間還可以穿插一些其他的賞花項目,比如去北京看玉蘭,去深圳看杜鵑,去上海看鬱金香……
“總之這個春天我旅遊只做三件事,看花、拍花、跟花合影。”
對賞花遊沒有太大興趣的網友可能會有點疑惑:跑那麼老遠就爲了看幾朵花,至於嗎?
尤其是很多品種並非某地獨有,比如紫藤花在南京、宜賓、長沙等地都有,玉蘭更是從南到北各個城市的園林都有種植。
但愛好者們只會對這樣不解風情的疑惑嗤之以鼻,告訴你同一種花在不同的城市和景點裡,就會有不同的味道。
“在洛陽街頭花5塊錢買一朵的牡丹花束,跟在家網購鮮花能是一種體驗嗎?”
@早起太煩
再比如很多地方都有鬱金香園。
但上海外灘綠化帶裡的這幾叢鬱金香,配上旁邊車水馬龍的街道和燈光乍亮的歐式建築,立刻有了一種置身侯麥電影中的浪漫感。
蘇州拙政園牆頭的紫荊,最近也成了爆火的打卡點之一。
“雖然紫藤花在我家小區樓下就有,但那跟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種的,怎麼可以相提並論?”
年輕人終於欣然接受,“喜歡拍花花草草”是刻在國人基因裡的東西。
有時候決定去某個挺遠的城市旅遊,只是爲了看點平時很少見過的花的品種。
比如最近打算去大連玩的遊客,幾乎都會查查龍王塘的櫻花什麼時間開。
這裡的櫻花樹大多年頭較久,就連樹幹都比別的地方的櫻花樹更粗,紙條更是層層疊疊,“有一種繁花似錦的美感”。
很多無聊到“沒啥可玩”的城市,一到春天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
誰還沒在刷到“深圳滿城都是三角梅”的視頻後狠狠動心,恨不得立刻就買機票加入。
@徐燃學長
目測洛陽之後,“網紅城市”這面流動紅旗馬上就要去昆明瞭,因爲教場中路上的藍花楹就要開了。
昆明即將從去麗江、大理、瀘沽湖的中轉站,再次變爲“最浪漫的紫色城市”。
02
請假搶票去賞花,
結果一場大雨全沒了
在社交平臺上刷到鋪天蓋地的賞花旅遊攻略時,很容易看得人頭腦發熱,想要買票說走就走。
但要是真的衝動之後就會發現:花這個東西可不像其他景點那樣,每年都會老老實實地按時營業。
大多數植物的花期都會隨着氣溫、溼度、降水等因素有所波動,往年的攻略並不能完全作爲參考。
有時候只差那麼幾天,看到的景緻就有天壤之別。
三四天前的大連櫻花,還一片蕭索沒開幾朵。@一意孤行
前幾天有個女生在網上看到了藍花楹的帖子,一時興奮就從成都跑到了昆明。
結果發現視頻裡的素材其實是去年的,街上的藍花楹明明還一點都沒開,遊客只能跟牆上的塗鴉合影。
@十八歲的昕昕
評論區的當地網友立刻積極奉上自己往年拍的美圖:
“不能你一個人吃虧,快把照片發朋友圈,把你朋友也騙過來。”
資深的賞花遊愛好者,通常會在出行前時刻關注花們的開放進度。
“最近溫度怎麼樣?結花苞了嗎?今年的花期大概多久?”
比如櫻花界就有個所謂的“600度法則”:把2月1日以後每一天的最高氣溫相加,所得的總和超過600攝氏度的那一天,櫻花就會開放。
但即使算準了花期出遊,也不代表天公就一定會作美。
什麼事情最讓賞花女孩們崩潰?眼看着明天就要出發了,結果今天一場雨把花瓣全打落了。
3月底的時候,上海魯迅公園的櫻花在社交平臺上很是火爆。
因爲旁邊就是一條輕軌線,櫻花配上飛馳而過的列車,很有日本動漫裡的小清新氣質。
公園裡有一條小河,起風的時候櫻花花瓣會緩緩飄落到河上。
@小貓薄荷
但問題在於,掛在枝頭上的花朵是有限的。風吹起花瓣的樣子固然美,但吹得越猛就掉得越快。
前一天還讓人彷彿穿越到了《秒速五釐米》裡的場景,後一天可能就是這樣——
@思吾
從這個角度來說,賞花恐怕是最容易“翻車”的旅遊項目。
植物爲了更好生長需要修剪,並不是在整個花期都能呈現最美的樣貌。
比如鬱金香就必須在凋謝前及時把花剪掉,才能阻止種球結實,來年繼續開花。
前幾年美到驚人的景色,放到今年也不見得就會盡如人意。
去年北京奧森地鐵站外的一顆海棠開得又滿又舒展,引得無數女生去樓梯上打卡拍照。
@若若椰
今年雖然如約開花,但因爲曾被修剪枝條,加上北京前陣子時不時降溫、下雨,始終都沒能達到去年的盛況。
一位網友在評論區留下這樣一句話:
“植物是有自己的週期的,不會按照人的日程表行事,謝了就靜待下一次盛開。”
然而讓人破防的是,花的開放可以不被日程表束縛,但打工人的時間確實被工作日所規定。
不信你看最近網上每個有關賞花的視頻底下都有無數人在問:
“還能開多久啊?能撐到五一我放假嗎?”
03
靠“花”爆火的城市,
下一個會是誰
從週末扎堆到公園裡拍花,到爲了看牡丹特地跑一趟洛陽、爲了藍花楹特地去趟昆明……
年輕打工人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望走到沒有天花板的地方,跟自然親密接觸。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旅大數據平臺的數據,清明假期時“賞花”的搜索量就已經佔據第一,熱度同比增長超7倍。
而嗅到了苗頭各城市文旅們,也開始在“花”這件事上發力。
前兩天山東菏澤跟河南洛陽在網上吵起了架,兩地網友爲“到底誰纔是牡丹之都”打到不可開交。
吵得雖兇,反倒無意間體現出了文旅內卷的新“動向”。
菏澤牡丹的名氣原本更多體現在花卉市場上,比如大家網購的鮮切牡丹、芍藥大多都來自菏澤。
但今年也開始在文化方面發力,比如找了演員扮成“牡丹仙子”巡遊,吆喝各地遊客也來菏澤看牡丹。
@大衆網
至於洛陽作爲老牌旅遊城市,也是更早用牡丹來宣傳當地旅遊的城市,同樣搞出了各種新的玩法。
比如直接把”花展“開到了洛陽龍門站,遊客剛下火車就能看到花王的真容。
@直播洛陽
還打出了”穿漢服賞牡丹"的口號,邀請大家來當“大唐貴妃”。
賞牡丹的主要景點之一王城公園,乾脆在牡丹叢中放了乾冰,整個園區仙氣飄飄。
@直播洛陽
被網友戲稱爲“王母娘娘後花園”,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去年長春“西遊記主題公園”的啓發。
原本就“花名”在外的城市,試圖鞏固賞花這個金字招牌。
比如武漢的櫻花景點原本只有武大的最出名,如今已經被打造成了全城的特色。
櫻花季剛開始的時候,當地文旅還找來了董宇輝、張大仙等網紅名人來實地旅遊、推薦。
@武漢文旅
而原本並未以“賞花”爲賣點的城市,也在年輕人對花的追捧中漸漸醒過味來。
3月深圳的三角梅盛開,當地文旅賬號發了幾條視頻宣傳園博園開的最“仙”的一處三角梅瀑布,還號召當地市民分享自己私藏的“人氣賞花點”。
穿着古裝的女孩站在粉白相間的花下,春天的氣息彷彿要溢出屏幕。
@i遊深圳
上海每年4月都會舉辦的花展,今年宣佈將從“行業花展”向“城市花展”轉型。
除了植物園外,在年輕人聚集的商圈、街區也設置了展區,想要呈現“全城花開”的繁花效果。
昆明在藍花楹盛開的季節開通了專門“賞花公交”。
車身塗成跟藍花楹一樣的紫色,在兩側裝飾了花束。
這兩天花漸漸開了,花團錦簇的公交車從藍花楹的樹蔭下緩慢駛過,坐在二層敞篷區的遊客甚至能感受到花瓣掃在臉上。
網友的算盤聲隔着網線都聽到了:“這車看起來不太適合上路,建議運過來讓我檢查檢查。”
@A娜不一樣
對於各地文旅來說,靠花卉景色帶來的熱度當然是有季節性的。
滿城開的鮮花就像是灰姑娘的魔法,到時間魔法就會自動收回,只能等待來年。
但這恰恰也是“賞花”這件事迷人的原因之一。
人總得有些這樣的時刻,情願暫停手裡的項目、工作,跋山涉水只爲去看某種很快就會凋謝、錯過的花。
這是春天獨有的浪漫、是真正由自然創造出的產物,也是生活本身。
最後,你居住的城市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寶藏賞花地?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讓我們共同發掘這個世界更多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