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滿月,上海海關36項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效果如何

2024年6月20日,上海海關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24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36項措施》。

5月20日,上海海關發佈2024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36項措施,圍繞業務辦理更便利、企業服務更貼心、產業賦能更精準、業態培育更多元、監管服務更智能、關企溝通更順暢等6個方面,着力進一步提升海關監管服務效能和企業獲得感。其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開展遠程監管試點、優化口岸中轉集拼、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多項具體措施,受到了相關企業行業的廣泛關注。

36項措施如今已落地一個月,效果如何?

上海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鄭建萍介紹道,“部分措施已在很短時間內取得初步成效,如壓縮檢疫審批許可時長,在企業提出申請後,符合要求的進口食品的檢疫審批辦理時間縮短了70%;優化糧食流向變更辦理流程,相關業務辦理時長由30天可以提速到3天;還有一些高效辦理業務手續的舉措,讓不同行業的企業及科研機構都有了獲得感。”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36項措施落地後,許多企業已經表示切實解決了一些疑難問題,通關流程上更方便、通暢,通關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上海市報關協會會長肖健說。

上海海關連續多年開展這一專項行動,已落實近百條改革舉措,取得了一系列成效:RCEP享惠進口規模居全國首位,口岸無陪同查驗比例超過70%,“船邊直提”“抵港直裝”作業量增長16.2%,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備案無紙化率達100%,率先實施進口機動車輛“兩證合一”、深化應用智慧機檢、創新“供應鏈安全評估”,推動上海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縮短至歷史最好水平等。

作爲全球最大的口岸城市,今年前5個月,上海市外貿進出口態勢繼續向好,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8%;其中,5月份進出口3602.8億元,增長3.6%。“下一步,海關將密切跟蹤36項措施的落實,及時開展效果評估,同時通過調研瞭解企業對措施的適用度及滿意度,持續提供更便利、更貼近企業需求的海關措施。”上海海關副關長葉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