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壓低兩岸期望值 作談判籌碼

旗津蔣公感恩堂520政黨輪替前有不少陸客參觀,520後只剩零星的大陸揹包客。(本報系資料照片)

520至今,兩岸官方半官方聯繫機制停擺已逾半年,前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24日接受《旺報》專訪分析,民進黨政府把兩岸交流冷卻及僵局定位爲新常態,其策略就是讓社會對兩岸的期望值壓到極低,如此一來只要兩岸有任何小進展,都是大加分;但他也提醒,蔡政府在親美日的戰略下,需思考安全與經濟的平衡,即便爲了安全要提高國防預算,歸根究柢還是要面對經濟問題。

邱坤玄指出,國民黨時代,兩岸和好被視爲理所當然,過去許多「和平紅利」到520後才凸顯出來;而民進黨的兩岸策略,一開始就是要將社會的兩岸期望值拉到很低,「大家會有心理作用,覺得蔡英文上臺了兩岸就一定會怎樣」,因此有任何的小進展,都會被視爲大加分,並可以此作爲與大陸談判籌碼。

邱坤玄分析,民進黨的思維,是把兩岸冷卻定位爲新常態,「她其實已經衡量到兩岸觀光一定會有所影響,經濟交流會減緩,這是執政上的算計,可是她可以有限度的忍受」;至於這麼做的策略目標爲何?邱坤玄指出,這可以衍生成許多解釋,如強調自由民主的價值,因此不要跟大陸政權靠太近;但也有可能是在意識形態上的反中,這樣就會比較麻煩。

蔡總統曾以民進黨主席身分表示要「力抗中國的壓力」,邱坤玄指出,會覺得有壓力,根本上就反映了心理上抗拒排斥的態度;他也直言,既然民進黨政府不那麼重視大陸,何以在APEC峰會上,又要凸顯宋習互動是大突破,前後邏輯矛盾,「如果不在乎,就完全不要在乎」。

對於川普未來上臺後的美中臺關係,邱坤玄認爲,核心還是在安全與經濟上如何權衡。他研判美國很可能增加軍售,要求臺灣增加國防預算,但國防預算歸根究柢還是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又不能忽略大陸的影響力。

對於美國部分學者曾主張的「棄臺論」,邱坤玄認爲,在安全上川普不會把棄臺論的效應擴大,但若兩岸發生軍事衝突,作爲生意人出身的川普,很可能不願意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因此臺灣勢必要完全避免兩岸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而當前蔡總統「不挑釁」的兩岸主張,就是要避免走向此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