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爲何喊廢死?他揭歷史「爲政治利益」:已站不住腳

新北國中生割頸案,被害者家屬透過校方發佈公開信,內容提及「反對廢死」。圖爲反對廢除死刑團體過去表達主張的畫面。(摘自臺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臉書)

校園割頸案受害者家屬3日發出公開信,提出3點聲明與4點呼籲,信中表達強烈反對廢死,認爲嚴刑才能阻止憾事再度發生。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不正面迴應質疑,竟瞎扯「這當然是中國介選!」引發輿論痛批。新黨臺北市議員侯漢廷4日在《大新聞大爆卦》節目指出,過去黨外時期,綠營人士爲了怕國民黨政府高壓威權執法,所以反對死刑。但是現在有完善的三級三審和救濟制度,訴求冤假錯案的廢死論已站不住腳。

「廢死這個議題在華人社會之所以能夠存在,是爲啥呢?」侯漢廷提到,就是很多民進黨人,他其實背後是一個政治思維。因爲早年的民進黨在黨外時期,「他就是反對國民黨的統治,來處死政治犯,這纔是根本!」他反對國民黨的執法,反對國民黨的判刑,所以纔會要求廢除死刑。

「因爲黨外人士一旦被抓到了、要槍斃了?他們纔能有機會有活路。」侯漢廷表示,理論上臺灣就完全是華人社會,我們就是認爲說應該執行死刑,那民進黨爲什麼有這個政治理念?我們跟西方完全不一樣,像西方的基督教義,他們就認爲不應該有死刑。

侯漢廷強調,所以這一切的問題根源,明明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我們對於死刑的觀念截然不同,對於法律的體系、應報的觀念截然不同,爲什麼硬要推?就是因爲民進黨當初是爲了政治上的利益,爲了要反對國民黨,所以才刻意推的。

侯漢廷直言,那我們現在實際上來檢視,他已經很難站得住腳,因爲早年辯護的方式,難免會有冤假錯案,難免會有誤判,所以一旦殺了人,糟糕了,那就性命難以挽回。可是第一這叫嚴重的「不起因於死刑」,「誤判跟死刑沒關係啊!」你說覺得會有誤判,那應該加強的是偵辦技術、應該加強的是審判的技術,應該要有更多的量刑空間跟原則,「你說無期徒刑也有誤判啊,走在路上闖紅燈罰單,也可能有各種的誤判啊?」

「第二,有一些可能真的有誤判或冤假錯案,那可以慢慢審!」侯漢廷指出,現在的三級三審制度跟救濟程序非常地完善,其實很少有誤判。最關鍵的是,有一些罪證最鑿的犯人,哪裡有誤判的可能?比如說鄭捷是不是罪證確鑿?當沒有一丁點誤判的可能性,爲什麼不能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