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籲「兵役延長1年」 駁九合一慘敗與役期延長有關

立委林靜儀(左起)、鍾佳濱、劉世芳與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23日召開「挺臺灣、挺國防,役期恢復一年、改革訓練內容」記者會,呼籲義務役役期恢復一年,國防部應改革訓練內容,提升待遇強化全民防衛戰力,並全面進行社會溝通。(季志翔攝)

民進黨立法委員劉世芳、鍾佳濱及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等人,23日於立法院舉辦記者會,呼籲義務役期恢復1年。(遊念育攝)

爲因應國際情勢變化,去年就教育召集、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戰力改革;至於義務役役期是否恢復1年,精進訓練內容、落實「常後一體」建構全民防衛,是近期社會關注的議題。對此,民進黨立法委員劉世芳、鍾佳濱及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等人,23日於立法院舉辦記者會,呼籲義務役期恢復1年,國防部應改革訓練內容、提升待遇、強化全民防衛戰例。

劉世芳表示,在國際情勢與境外武力威脅的情況下,常備役由現行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恢復爲1年,有6成到8成的支持度,可謂是社會共識;從世界各國來看,採徵兵制國家的役期,韓國至少是18個月、新加坡則爲2年,臺灣常備役期恢復爲1年也並非特例。

劉世芳也指出,還有其他配套措施的改革,例如常備役與志願役的待遇提升; 訓練內容應結合現代科技,與時俱進,並強化國際交流;落實「常後一體」的全民國防戰力等,皆需要國防部提出完整的配套措施,她舉例,現行義務役二兵月薪僅6510元,是韓國義務役二兵1萬2055元的一半,如何利用待遇調整,提升從軍意願,國防部應提出相應方案。

鍾佳濱表示,役期本應隨不同時代與國防需求逐步調整,從1990年起的2年役期,到2000年後役期逐步縮短至現在僅須受4月軍事訓練役,主要是因爲國軍兵力結構因應環境變遷而調整。

鍾佳濱認爲若義務役役期恢復爲1年,須有兩項配套措施,首先從俄烏戰爭可以發現,持續接受軍事訓練的民衆較能維持戰力,因此後備教育召集訓練時數,應整體納入役期計算;其次,不論在營的義務役或志願役,或退伍後的教召,都應該全面提升待遇。

蘇紫雲則認爲,在未來臺灣人口恐難以滿足全募兵制人力需求,加上境外威脅日益增加的情況下,需做出重大國防改革加以因應,才能彰顯自我防衛的能量與決心。

至於九合一選舉慘敗,是否因爲兵役延長而所致,劉世芳說,九合一大選是地方性選舉跟整個國家外交國防議題沒關係,大家應該很清楚,不管是民進黨黨內檢討,都是側重在疫情過後,經濟發展和貧富不均,還有一些次要的議題,她不認爲兵役恢復是這次九合一選舉大敗的主因。

前總統馬英九則曾提到,「票投民進黨、年輕人上戰場」;劉世芳批評,這是荒謬之談,世界各國戰爭,從世界各國戰爭、中國大陸侵略野心來說,都知道一旦有侵略事實發生,不會管你是民進黨或國民黨,不要被迷思帶走着。

兵役延期議題是否會影響到2024大選,鍾佳濱也直言,這是假議題;他提及,國家是大家共有的,國民的義務與權利,應視全體權益做決定,而未來要選出的總統,要對國人承諾能保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