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味企業半年報盤點丨門店擴張暫停,創新尋找增量

2024年上半年,滷味上市公司成績已全部出爐,營業收入均出現下降。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絕味食品”)繼續穩居業績第一。港股上市公司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周黑鴨”)淨利潤下滑67.65%,位列淨利潤榜最後一名。

以門店論英雄的情況正在變化,上半年,絕味食品、周黑鴨、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煌上煌”)門店數量紛紛縮減,門店策略從重數量轉向重質量,“從跑馬圈地式的開店策略轉向精耕細作”。僅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紫燕食品”)門店數量仍在增長。

在成長放緩的情況下,行業競爭更顯膠着。頭部滷味企業開始對品牌全面升級,尋求熱滷等新賽道。未上市的其他滷味新秀新品不斷,各有優勢。行業發展正從快速擴張轉向平穩發展,產品、營銷方式創新將成爲破局關鍵。

盈利表現拉開差距

綜合2024年半年報可知,上半年,營業收入下滑成爲滷味上市公司的普遍現象。其中,絕味食品、紫燕食品、周黑鴨、煌上煌分別實現營收33.40億元、16.63億元、12.60億元、10.6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9.73%、4.59%、11%、7.53%。絕味食品、周黑鴨均指出,收入下滑主要是外部需求不振,銷售量下降所致。

同時,滷味上市公司在淨利潤上拉開差距。上半年,絕味食品、紫燕食品分別實現淨利潤2.96億元、1.9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20%、10.28%。另外兩家則出現下滑,其中,煌上煌實現淨利潤6061.52萬元,同比下降26.59%;周黑鴨淨利潤爲3291.30萬元,同比下降67.70%,不僅降幅最大,而且在淨利潤排名中墊底。

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紅餐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滷製品行業增速明顯放緩,2018年—2023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爲6.42%,2023年市場規模約3180億元。

滷味行業增長疲態,從門店數量也能窺見一斑。作爲線下銷售主要窗口,門店數量一度被各滷味上市公司視爲增加市佔率和競爭力的重點。煌上煌曾在2020年年報中提出,未來5年內,要在全國千座以上城市開設經營1萬家以上連鎖專賣店。2023年4月,周黑鴨方面宣佈,將開啓“百城千縣萬店”計劃,“預計2023年周黑鴨總門店數達到4500家左右”。然而到2023年年底,煌上煌上述計劃過半,卻僅開店4497家,周黑鴨也未達年內目標,僅開店3816家。

2024年上半年,多數滷味上市公司門店數量縮減。截至報告期末,不含港澳臺及海外市場,絕味食品擁有門店14969家,較上年末減少981家;煌上煌擁有門店4052家,較上年末減少445家;周黑鴨擁有門店3456家,較上年末減少360家。紫燕食品是唯一保持門店增長的公司,擁有門店6308家,較上年末增加103家。煌上煌認爲,門店拓展不達預期,肉製品業老店單店收入同比下降,正是上半年業績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

門店暫停盲目擴張

滷味爲何賣不動了?新零售專家、鮑姆企業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向新京報記者分析,滷味剛火起來的時候,無論是作爲零食,還是作爲下酒菜,都是不錯選擇。但伴隨食品行業多年來快速發展,替代品越來越多,滷味發展幾乎快到天花板。但周黑鴨、絕味食品等頭部品牌卻鮮有變化,基本盤還是老幾樣,如周黑鴨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主打的只有鎖鮮包裝,產品品類變化也不大。

與此同時,其他滷味企業正在不斷創新追趕,如紫燕食品推出大單品夫妻肺片後,仍不斷在雞產品和其他食材上推出新品,廖記棒棒雞更新率也維持在較快速度,並營造了讓消費者有參與感的售賣形式。激烈競爭下,滷味企業如果在創新方面維持較弱現狀,將很難適應當前市場環境變化。

面對壓力,部分滷味企業對增長策略作出重大調整。絕味食品坦承,公司已經“從跑馬圈地式的開店策略轉向精耕細作”,將提升單店營收作爲首要任務,根據不同市場的實際情況調整門店模型。

周黑鴨在中期業績公告中稱,結合消費環境及消費者偏好變化,公司全面覆盤反思過去不足,在門店、產品、用戶等戰略方向上作出調整。在門店拓展上,周黑鴨不再盲目追求門店數量增長,將提升門店質量作爲核心目標,針對性擬定整改幫扶計劃或進行閉店止損處理,對門店的選址標準和管理要求進行迭代更新。

新京報記者從周黑鴨方面瞭解到,周黑鴨董事長2024年親自主抓“重回經典”戰略,也是周黑鴨第三次創業的關鍵。上半年,周黑鴨在湖北武漢及周邊開設127家鎖鮮和散裝產品“二合一門店”試點門店。新門店裡,消費者既能買到“鎖鮮裝”食品,也能買到現撈熱滷和散裝稱重產品。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周黑鴨此時入局熱滷,既要與市場上已成熟的熱滷品牌競爭,還要打破地域侷限性等熱滷行業共性問題,新轉變仍有風險,做出差異化纔有未來。

紫燕食品則將目光投向海外藍海。2024年5月,紫燕食品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開設首家海外門店,進入海外市場。8月中旬,紫燕食品在墨爾本開設第二家門店,並表示將繼續拓展國際市場,進軍澳大利亞悉尼、布里斯班等城市。

“以門店拓展作爲滷味業績增長點已成爲過去式”,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新京報記者說,單店銷量和質量將成爲滷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

鮑躍忠也認爲,每個業態都有發展上限,不可能無限擴張,目前滷味零售的門店佈局已從快速擴張進入平穩發展,想要阻止收入下滑,出現新增長,除了轉變門店策略之外,關鍵還是要不斷進行產品和營銷創新,在創新中挖掘客戶需求。

爭相創新開拓增量

激烈競爭下,滷味企業紛紛創新求變。紫燕食品繼2023年11月創新研究院投入運營後,2024年上半年向創新研究院引入高校食品專業人才,並宣佈公司將研發置於戰略高度,將用新品打造新增長引擎。

未上市的滷味新秀也摩拳擦掌。2024年,長期以虎皮鳳爪大單品戰略打天下的王小滷將產品策略升級到2.0時代,陸續推出烤滷鳳爪、帶湯去骨鳳爪、大滷桶等新品以擴大鳳爪品類,打造“鳳爪宇宙”,總投資預計6億元的王小滷休閒食品產業園落戶江蘇。

年輕化也成爲滷味企業共同拓展增量的主要方向。煌上煌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上半年通過跨界營銷和多樣促銷向Z世代(泛指1995—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年輕人“進擊”,亮相多個文旅活動、音樂節、演唱會等,打造新媒體熱點話題,增加曝光率。因加大線上線下促銷費用投入,上半年,煌上煌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分別同比增長2.80%、1.93%。

7月,絕味食品宣佈品牌全新升級,邀請藝人範丞丞擔任品牌成立19年來的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圍繞“辣”推出“絕”字超級符號、全新品牌IP小火鴨、品牌口號“敢辣,才絕味”等全新視覺體系,並計劃推出小火鴨系列形象周邊。

絕味食品稱,新經濟週期下,公司希望通過新品牌形象和營銷策略努力適應變化,並嘗試打造數字化運營體系,整合線上與線下,連通公域和私域,擴大年輕消費者的品牌認知。

細分賽道仍有機會

儘管滷味行業整體增長放緩,但細分賽道仍有不錯機會。弗若斯特沙利文、頭豹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佐餐滷製食品市場規模整體以較快速度增長,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498.2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349.5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1.9%。預計2023年—2027年,中國佐餐滷製食品市場規模仍將以較高速度增長,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934.1億元。隨着中國滷製食品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及自動化水平提升,產品力較弱的地方性企業將在市場出清過程中被淘汰,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東北證券李強、丁敏明在研報中指出,佐餐滷味產品矩陣各異,差異化明顯且具地域特徵。如紫燕大單品引流效果明顯,目前正切入川菜和涼拌菜領域;九多肉多上百種產品能夠全面覆蓋消費者需求,價格親民,主攻下沉市場;滷江南產品口味因地制宜;廖記棒棒雞定位經典川滷,定期更新其他川渝小吃,依據數據和消費趨勢拓展產品線。“佐餐滷味遠期增速有望衝擊兩位數,規模彈性將在今後的十年內得到充分釋放。隨着佐餐滷味跨區域經營模式快速發展、小作坊企業因消費者安全意識提升而加速出清、品牌連鎖化進程的推進,佐餐滷味在滷製品行業佔比有望持續擡升。”

朱丹蓬認爲,伴隨消費升級,滷味的各類賽道細分越來越明顯,無論是佐餐滷味還是休閒滷味、熱滷等,都是消費端倒逼產業端發展的結果。目前滷味行業已經到了需要進行高質量升級的節點,企業想要以新破局,除了結合市場行情及時調整之外,練好內功進行門店優化、做好產品創新,完善服務體系、增強用戶黏性也是關鍵。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