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爆兒盟轉介「惡保母」非首次 新竹女童出養前猝死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18日邀請衛福部長薛瑞元(左)、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就「社會安全網推動情形及策進作爲」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劉宗龍攝)

1歲男童遭兒福聯盟轉介的保母虐死,引發社會譁然。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今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上爆料「兒福聯盟不是第一次!」2019年新竹縣一名女童在待出養期間,由機構媒合全日託保母,但2個多月後就猝死,並直指「悲劇不斷髮生,直到生命消失,政府纔要改善嗎?」

林月琴指出,2019年,新竹縣女童珮珮的家庭申請出養,希望珮珮能過更好的生活,等待期間由兒盟媒合24小時全日託保母,但僅僅2個多月,珮珮就離開人世,除了感冒之外,還有不明的頭部挫傷,最後判定爲猝死。兒盟向家屬表示,照護者是合格保母,之前也配合帶過2、3個孩子都沒事。該案最後由兒盟賠償一筆費用給出養家庭。

林月琴質疑,如果有兒虐狀況發生,假設機構隱匿、地方政府未通報,中央如何處理?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須要有第二層監督機制,因爲這類全日托育,通常是家屬無力照顧,一定要有各個不同來源的監督角色,才能夠雙重確認。林月琴要求,中央應訂定出養等待期安置的法源依據,不能任由機構或地方政府做,並強制地方政府建立「訪視狀況良好」的名單。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也質疑,衛福部核發許可給兒盟做出養媒合服務,依法應該定期考覈評鑑,但最近一次是2018年。薛瑞元表示,原定每3年評鑑一次,本來2021年到2022年要做一次,但因爲疫情延宕,預計今年執行,「不是事情爆發才做,本來就安排了。」

徐巧芯追問,評鑑流程需要多久?薛瑞元表示,從召集評鑑委員、取得行前共識、實地訪查、整理資料,全臺8家機構一家一家輪流去做,大概5到6個月可以完成。徐反駁,如果只需要半年的時間,疫情結束已超過半年,這麼評鑑到現在都沒有做,根本是拿疫情當藉口。

另外,剴剴案中,新北市委託兒盟每年需訪視兒童12次、臺北市則是針對保母一年訪視4次。徐巧芯點出「權責不明」問題,由於雙方的訪視紀錄不互通,原本一年可以做16次訪視,缺乏相關規定讓資訊透明化,「如果臺北市知道兒盟之前訪視被拒,就不可能輕放!」希望中央做一致性的規範。

薛瑞元坦言,這是本次檢討認爲以後需要改善之處,現階段是社會局把事情丟給兒盟之後,就不再做必要的保障,而臺北市因爲監督保母而訪視,但沒有接收到這是特殊個案,因此按照原本的頻率去做。徐巧芯要求衛福部,讓資料互通的程序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