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碳中和」婚禮成潮流 紅包包上百元人幣:沒葷菜

大陸在例行環保證政策下,近年「碳中和」婚禮也成了吸睛新模式,但部分改變也掀正反面議論。(shutterstock)

大陸「十一」假期正是許多人結婚好時機,近年大陸力行環保之下,主打低碳的「碳中和」婚禮也成爲新模式,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願意被形式主義裹挾,主打低碳簡約,卻也引來不少正反面議論。例如有人質疑「碳中和」婚禮只是追逐一個新概念、很難真正實現,也有人從實際角度來看,花了幾百元人民幣的紅包錢,宴會現場連葷菜都沒有?

根據《新京報》報導,所謂「碳中和婚禮」是借鑑碳中和概念,指的是婚禮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能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相對「零排放」。

具體到實踐中,就是在各個環節都體現低碳綠色、環保節儉理念。例如採用電子喜帖,減少紙張浪費;在交通工具上,提醒中短途親朋儘量乘坐高鐵,婚車改電動車等;在婚宴置辦上,則合理葷素搭配甚至全素菜、儘量不浪費等。

舉辦過「碳中和婚禮」的林浩 (化名)表示,當時自己的婚慶場地就選擇在綠地草坪,婚禮花束在儀式結束後歸還花店,婚慶用品能夠迴圈利用,婚宴食品以素食爲主等。

但對此的反面意見也不少,例如與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很多環保用品的價格往往比一次性用品更貴。像是金屬製的喜糖盒平均一個價格在1.5元以上,而紙質喜糖盒平均不足0.5元,但金屬製的可以留下裝其他小雜物,紙質卻往往只能丟掉,反而造成大量紙張浪費。

此外,傳統婚禮俗習慣深入人心下,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像是在婚禮讓賓客吃素食就不符合傳統習慣,也讓不少人不理解甚至抗拒。